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政法“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来源:叙永县政法委 作者:殷欣 发布时间:2022-11-08 10:08:26

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在法治中国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强化法律援助供给、拓宽法治文化辐射面,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助力。近年来,叙永县政法系统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围绕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民生民心等方面,展现法治的引领与保障作用,以法治作为“引擎”为农业农村的治理与经济发展书写新的篇章,不断增强城乡群众的法治参与感、安全感与获得感。

2dc7c096d6c8af989c85533597cacba.jpg

一、 产业振兴:政法助推特色产业,保障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叙永县政法系统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预防、监督、惩治、普法等职能作用,聚焦农业农村特色产业项目与产业链,不仅立足自身的职能帮扶致富,切实为每一个农户带来收益,更以“政法力量”助推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谋划,促进农业生产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帮扶致富

“罗叔叔,你女儿今年在家上网课方不方便啊?”“方便,有手机的……”罗其远是尖山村脱贫户,当原叙永县法院法官刘利莎了解到肢体二级残疾的罗其远独自供养女儿罗绪在重庆读职高,生活十分困难之后,她不仅积极帮助罗其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在尖山茶场为他找寻到了合适的临工岗位,还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对该户进行长期的教育资助。

像这样立足职能、切实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的举动在整个县政法系统里并不少见,有的更是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工作体系。通过帮扶工作全面成长为熟悉农村工作的精兵强将。帮扶责任人设身处地、面面俱到地为群众考虑,既有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主动联系农户就近就业、创新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叙永县委政法委除了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到江门双莲村参与该村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协调推进双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26公里道路硬化及1000余亩农田改造。

叙永县检察院检察官魏龙负责帮扶脱贫户罗永红,在了解到脱贫户家的女儿罗莉大学毕业失业在家后,主动联系、积极提供帮助,最后通过选聘帮扶罗莉到镇政府就业,切实实现农户罗永红家稳定与增收。

经过全县政法系统干部职工的多年奋战,“法治之力”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强力动能。

“以茶惠乡”

除了点对点地帮扶到个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外,叙永县政法系统还紧扣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主线,大力推动乡村产业特色化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叙永县检察院在原本脱贫攻坚的帮扶基础上,积极帮助新一届村领导班子抢抓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重战略叠加机遇,全面落实泸州“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努力跻身“南翼”叙永的茶基地示范村镇。

叙永县检察院定点帮扶向林镇跃龙村,发展现代茶产业基地,振兴万亩茶园,打造叙永县茶叶品牌。2021年为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经济发展,并筑牢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叙永县检察院协助该村争取项目资金200万,新建400亩茶叶基地,目前现代茶叶基地达到2000余亩。2022年争取到了县上支持,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打造现代茶叶园区1000亩。

在叙永县检察院的帮助下,向林茶产业积极招商引资,与浙江越玉兰茶叶有限公司签订意向性协议。此外,叙永县检察院还指导拟定了2022-2025年茶叶发展目标,规划实施8000亩绿茶基地,结合自身的2000亩茶叶基地,初步完成万亩茶园覆盖。新增3到5条茶叶精加工生产线,培育万亩茶园,打造10亿元产业。叙永县检察院以消费促扶贫,在2022年向向林镇集体公司购买2万元茶叶,帮助村茶厂销售22余万元春茶,提升了茶农种茶积极性。

在叙永县检察院协调企业、投资兴业的举措下,向林镇践行“两山”理念,推动茶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完备的茶产业链,打造叙永特色茶品牌,扎实稳固地实现着产业振兴。

ac7a58c39a12bbb26cbe8082b24714e.jpg

二、生态振兴:以“赤水丹心”建设美丽乡村“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在推动产业振兴的同时,向内的关注与发力必不可少,需要做好生态振兴的建设。在这方面,叙永县的法治力量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禁渔区捕鱼确实是我们的不对,我们也愿意买鱼苗放流,希望能弥补错误。”通过“赤水丹心”团队的释法说理2021年3月因在赤水河流域非法捕捞而被查获的6名涉案人员均认罪认罚,且自愿出资购买鱼苗增殖放流,为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泸州南翼“赤水丹心”公益诉讼办案团队是以叙永县检察院为主体的一体化办案团队,围绕“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传承、“优质酱酒”产业发展优势,立足办案发挥公益保护职能作用,助力建设以山地避暑康养为重点的生态价值实现旅居带。“赤水丹心”公益诉讼团队自建立以来,共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11件、行政公益诉讼案共计28件、民事公益诉讼案27余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赤水丹心”突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办案督促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做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备注:泸州南翼“赤水丹心”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自2022年3月成立)

“赤水丹心”大力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处理非法捕捞案例与滥伐林木案例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审查起诉的职责,而是做深检察保护,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铺路架桥。“赤水丹心”团队重视修复受损生态,2022年在赤水河流域设立增殖放流点2个,共增殖放流10余次,投放适合赤水河流域特殊水质生长鱼类15万余尾;2022年3月10日联合多家单位建立了叙永县生态修复基地,并现场种植树苗300余株。

在此基础上,“赤水丹心”还进行了跨区域协作机制建设的探索,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检察院、云南省威信县检察院分别会签了《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生态环境检察工作的协作机制》,通过合作加强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备注:跨区协作机制在团队成立以前建立)

在“赤水丹心”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努力下,更多的荒地再披新绿、河流重焕生机,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fb3110e420f2aff8d41e6559d8e4a66.jpg

三、聚焦民心:切实服务民生改善,精准保障基层治理

“您好,这里是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拨打叙永县法律援助热线6759148,都会有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亲切而专业的服务。叙永县司法局一直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以法律援助和多元解纠将服务落实到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法律援助,建设民生工程“保护伞”

为保证乡村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服务,今年来,叙永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行动,高质量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双线普法,法律援助惠民生。县司法局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法治永宁”微信公众号推出《法律援助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向受众普及法律援助申请范围、申请程序等内容;另一方面,依托叙永县拓荒牛法律服务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乡镇司法所职能职责,通过23个乡镇同步开展到村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让法律援助知识延伸到更多群众的生活中。

务实举措,强化服务维民权。今年以来,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法律援助热线6759148每天24小时在线,并借助“12348”法网平台等共解答法律咨询1451人次,服务农民工478名;推行“优先办、重点办、协作办”的“三办”工作方法,对“三农”案件采取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处理方式,今年来,合计为37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讨回欠薪30余万元。

体现温度,用情服务暖民心。叙永县司法局秉持主动服务的态度,让受援人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在受理李某某、解某某等15人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的案件时,承办律师主动到案件当事人所在地两河镇双狮村,为受援人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务。此外,对因肢体残疾的援助对象,安排法援律师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避免消援助对象因行动不便影响案件的办理。   

2022年1月,叙永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叙永县司法局出台《叙永县人民检察院、叙永县司法局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协作办法》(以下简称“协作办法”)。协作办法共有10条,对县检察院与县司法局实行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的原则、条件以及其他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文件的签署,在制度层面促进了行政检察与行政机关内部行政执法监督的协调、联动与贯通,全面提升了法律援助检察工作的质效。

多元调解,寻求基层治理“最优解”

四川是多民族大省,而地处乌蒙山区向四川盆地延伸地带的叙永县更是少数民族杂散居县、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有苗族、彝族等30个少数民族,约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8%。受风俗习惯、语言差异、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纠纷多发,调解难度较大。

2017年3月,叙永县以摩尼法庭为试点,充分联动各方力量,在邀请乡贤寨老运用习惯法参与调解的基础上,完善诉调、检调、公调、访调对接及非诉衔接(司法确认)机制,逐步形成一套高效、多元的纠纷调处模式——“石榴籽”调解模式。水潦彝族乡的一起争端在这样一种“石榴籽”调解模式的作用之下得到最平和、最圆满的解决。该乡的村民魏某与杨某平日里关系不错,却偶然因为杨某乘坐魏某儿子的三轮车受伤而引发了纠纷。针对该事件自然有明确的法院判决,但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承办人邀请“石榴籽”调解员和当地的“德古”(注:“德古”源于彝语音译,指在彝族地区德高望重、具有较强纠纷调解能力之人),在多次对话说理、交心解怨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依判决进行赔偿并按照风俗打来三碗酒,三方各端一碗喝干后将酒碗猛砸地上摔碎,由此了结了争端。

摩尼法庭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法庭,专门负责审理全县范围内所有涉少数民族同胞的纠纷,自摩尼法庭建立以来,辖区纠纷逐渐减少、民风逐步向好,成为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典型,也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张亮丽的法治名片。


责任编辑:杨雪娇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