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雪莲护旅】打造“沉浸式普法”阵地,实现“法旅”融合双向奔赴!

来源: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3 15:15:49

“在外旅游应当如何防范旅游陷阱?”

“假期出行游玩,遇到纠纷怎么办?”

……

“五一”游德格,法护文旅。伴随着文旅产业在我州的蓬勃发展,圣洁甘孜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德格法院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壮阔浪潮里,正以其独特风姿与强劲能量,在云端雪域法治护旅,为文旅市场的繁荣有序扬守护之帆,全方位护航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全链条筑牢川西高原生态司法保护屏障。

地摊经济:

催旺小城“烟火气”

“大家有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来咨询我们,这些普法宣传册大家可以拿着看一下……”德格县人民法院干警在康巴文化广场开展“诚信是金,法治为盾”普法宣传活动,全力营造法治护航旅游的浓厚氛围。

image.png

活动现场,法院干警向商户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与商户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以讲解案例的形式引导商铺经营者树牢诚信意识,依法合规经营,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并通过在醒目位置悬挂法治宣传横幅,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此外,印经院游客中心周边琳琅满目的藏式“地摊经济”是德格文旅融合发展下的产物,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行为有机地融入旅游体验中,成为旅游者了解我县鲜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游客朋友的人气打卡点。

法院干警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在五一前夕,走进德格特色“地摊经济”圈,派出精通藏语的双语干警,针对不同类型地摊经营者,确定不同法治宣传侧重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释法、面对面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实施“精准化”普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热门景区:

滋养小城“人文气”

“旅游途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发生旅游纠纷该如何维权?”……德格法院护航文旅法治服务点实现“多点开花”,在印经院、康巴文都等多个景点创新开展“沉浸式普法+法治护航文旅”系列活动,推动司法与文旅深度融合,为节日旅游注入法治活力。

image.png

干警们在热门景区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释法答疑,与过往游客进行了互动交流,面对面普及民法典、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解答游客的法律疑惑,及时帮助游客解决“涉旅烦心事”,频频获游客好评。

“今天来到了川藏交界的金沙江畔——江达县岗托村。这里是从四川入藏的咽喉要塞。谢谢法院的同志们讲述十八军进藏时在岗托渡口的红色故事。”四川过来旅游的王女士激动地说道。

无论游客行至何方,法治服务就如影随形;只要是游客有需求的地方,就必定会有德格法院干警忙碌的身影。在此次活动期间,共计发放宣传手册一百多份,针对游客的咨询解答了二十余次。通过这些努力,进一步增强了游客“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让法治观念、司法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绿色”与旅游:

守护高原“清朗气”

德格法院始终对标省委“四区八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功能定位,坐落在玉龙拉措4A级旅游景区的马尼干戈法庭始终以打造“生态为底色、旅游为特色、质效为本色”的特色法庭为目标,结合玉隆拉措景区特色文旅资源司法需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工作点位,探索“景区工作站+巡回法庭”双轨服务体系,以司法之力助推文旅融合“出圈”“出彩”,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增添亮丽底色。

image.png

宣传活动中,干警们灵活到检票口等交通枢纽和人流密集区域,通过发放旅游纠纷化解手册和极具德格特色环保小指南,呼吁大家爱护环境、文明旅游,积极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倡导大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做环境资源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

“五一假期是旅游行业的黄金时期,深入景区走访,就是要让司法阳光照亮旅游产业发展的每个角落,为景区精准‘号脉’,为玉隆拉措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守护高原“碧水蓝天”贡献法治力量。”驻庭干警伍须泽仁说道。

近年来,德格法院在县域各景点融入法治元素,全力打造“沉浸式普法”宣传阵地及法治服务工作小站,巧妙将法律服务融入各类文旅活动之中,“法景”与“美景”结合,德格法院的干警化身法治使者,立体式开展司法服务,以法治着色添彩,以法治护航德格文旅产业行稳致远,为游客们的赴约之行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