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雨城区各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喜迎国庆、中秋佳节

来源:雨城区河北、东城街道办信息 雨城融媒整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29 10:45:25

微信图片_20200928085217.jpg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秋节、国庆节到来之际,雨城社会各界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微信图片_20200928085200.png

河北街道

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雨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河北街道办事处协办的四川省2020年“万人赏月诵中秋”群众文化活动在协和广场举行。

经典歌曲《但愿人长久》拉开活动序幕,歌声婉转动听,瞬间唤醒了观众心中对中秋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茶艺《茶马古道》充分展现了雅安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重要要冲的悠久茶文化历史。由雅安本土歌手邓菡演唱的歌曲《水墨上里》,歌词优美、旋律悦耳,完美诠释了雅安人民对上里古镇的热爱之情。一个个节目轮番上演,博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本次“万人赏月诵中秋”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秋民俗文化之美,增强了群众对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营造了庆祝国庆中秋的浓郁的节日氛围。

河北街道康藏路社区

河康.jpg

9月25日上午10时,河北街道康藏路社区组织居民群众在社区雅府大酒店会议室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经典诵读主题党日活动,共203名党员和居民代表参加。

诵读活动以社区老年大学党支部的《水调歌头》诗文朗诵开始,在悠扬的音乐中老年大学学员们身着旗袍或抑扬顿挫、或绵远悠长的诵读,展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给人极美的音韵享受和思想情感熏陶。随后,川西退休职工艺术团,新安巷大院党支部等分别带来了《读中国》、《党魂与国魂》等诵读传唱,增强了广大居民爱国主义情感,更是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了民族团结,使广大居民感受了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了中华美德,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东城街道华兴街社区

9月25日上午,东城街道华兴街社区联合街道综合文化站、雨城老干志愿者党支部和区老年协会开展了“喜迎中秋庆国庆,情满社区共团圆”文艺演出活动。社区居民、党员共2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在大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中拉开序幕,演出节目丰富多彩舞蹈《我的祖国》、按摩球韵律操《微笑》、女生二重唱《歌唱祖国》,器乐合奏《祖国万岁》……最后演出在全体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结束。文艺演出结束后,还组织了猜灯谜和品尝月饼活动。

通过开展“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演出活动,拉近了辖区居民的邻里关系,营造了团结、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还有效促进了幸福社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东城街道育才路社区

9月27日,育才路社区党委组织举办了“我们的节日——迎中秋 庆国庆”文艺汇演活动,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居民家庭幸福美满、平安快乐。

活动现场,育才路社区负责人对近期即将开展的人口普查工作向居民进行了宣传。随后,参加活动的党员和居民代表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庆中秋迎国庆活动文艺演出,精彩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通过演出活动,不但增进了居民间的友情,营造了邻里间和谐幸福的良好氛围,还丰富了党员、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向心力。

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

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为丰富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9月27日,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

东上坝.jpg

活动在诗词朗诵《静夜思》中拉开序幕,大学生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为大家表演了快板《上坝路社区居民公约》,电大官老师的《书法表演》,赢得居民的阵阵掌声。居民和工作人员互动《大家一起拍一拍》、《有奖问答》、《击鼓传花》等活动,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嫦娥”姐姐为每一位参与互动活动的居民送上了礼品。上坝路社区邀请居民一起切月饼、品尝月饼,并把月饼赠送到社区困难人员手上,居民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活动最终在饱含深情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落幕。

通过“品一块月饼,留一份香甜在心间”的活动,丰富了上坝路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受到了广大社区群众的欢迎。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