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以基层党建点亮网络文明之光

来源: 作者:吴骥 发布时间:2025-07-14 16:27:32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社交互动的新平台、文化交流的大舞台。然而,网络空间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这些乱象不仅污染了网络生态,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对于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根本保障。

基层党建为网络文明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基层党组织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提升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着力培养党员的网络素养,增强其辨别信息真伪、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网络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同时,要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基层党建为网络文明建设凝聚先锋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在网络空间亮身份、作表率,在重大网络舆情中敢于发声、善于引导,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要建立党员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朗网络·党员先行”等主题活动。更要注重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与辖区单位共建网络文明联盟,形成党委领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构筑起网络文明建设的“同心圆”。

基层党建为网络文明建设创新治理模式。要推动“枫桥经验”向网络空间延伸,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要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要搭建“网上议事厅”“民情直通车”等平台,让群众成为网络治理的主人翁。要培育网络文明监督员队伍,发动“银发网民”“青年网民”等群体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网络文明建设新局面。

基层党建为网络文明建设厚植文化沃土。要深入实施“互联网+文化”工程,挖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可以通过开展“红色云展厅”“非遗直播”等活动,让优秀文化在网络空间焕发新活力。要扶持网络文艺创作,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网络空间,提升网络文化的引领力、感染力。

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把网络文明建设纳入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以“党建红”引领“网络蓝”。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相信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必定能够绘就网络文明新图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