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坚持“四态”融合,走文旅发展特色之路

来源:岳池县九龙街道办事处 作者:杨文霞 发布时间:2025-07-29 15:10:56

中共广安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坚持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融合,增强文旅产品市场竞争力。这既是对广安文旅资源优势和特色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厚植生态本底,绘就文旅发展“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旅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广安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嘉陵江、渠江贯穿全境,华蓥山雄踞其中,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对嘉陵江、渠江流域和华蓥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好广安的绿水青山。要推进生态文化研究传承,深入挖掘广安的生态文化内涵,将生态文化融入文旅产品和服务中,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生态文化的魅力。要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利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强化文态铸魂,增添文旅发展“成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广安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广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非遗文化。我们要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和修缮,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大对岳池灯戏、武胜剪纸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非遗在旅游中焕发生机与活力。要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演,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体现广安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为文旅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注重形态塑造,提升文旅发展“颜值”。形态是文旅发展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感受。我们要提升城市颜值内涵,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要彰显景区特色风貌,加强景区规划设计,突出景区文化主题和特色,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精品景区。

突出业态培育,激发文旅发展“活力”。业态是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我们要发展“文旅+研学”,充分利用广安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资源,开发一批具有吸引力的研学旅行产品和线路,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研学高地。要推广跟着演艺赛事去旅行,举办具有广安特色的文化演艺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要丰富乡村文旅业态,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乡村文旅项目,促进乡村振兴。要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打造智慧文旅。


责任编辑:崔婷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