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绣里藏趣·非遗有YOUNG

——锦上智绣团队联合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展社区儿童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来源: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 唐智强 郑伟 发布时间:2025-05-25 22:44:20

1.jpg

2025年5月24日,在端午佳节与“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锦上智绣团队联合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走进眉山市彭山区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彭山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开展“绣里藏趣·非遗有YOUNG”主题公益活动。彭山区社区留守困境儿童和凤鸣街道城西儿童10余人参加,志愿者们通过生动讲解、手工艺示范和互动体验,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蜀绣技艺的精妙,在穿针引线中解码千年绣韵,助力非遗刺绣活态化传承,为社区儿童送上了一份兼具文化底蕴与节日温情的特别礼物。

3.jpg

4.jpg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从童趣视角出发,以苏绣、湘绣、蜀绣、粤秀四大名绣动画短片引入,配合趣味的解说,用视觉化和故事化的方式为儿童科普了四大名绣,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活动热情。

5.jpg

6.jpg

随后,活动进入了简短的知识小问答环节,成员基于动画短片,以“哪种刺绣的‘老虎’最逼真”、“民间说‘活老虎’指的是什么”等小问题让孩子们主动表现自己,营造了快乐的活动氛围,并且为答对的小朋友发放刺绣小奖品,将非遗元素融入了文化课堂之中。

7.jpg

8.jpg

进入刺绣体验环节,团队为小朋友们分组发放了儿童安全绣绷、彩色丝线、卡通图案布样过程中进行巡回示范与指导,让孩子们化身“小小绣娘”,穿针引线勾勒美妙图案,还用安全针在布面上尝试个性化纹样创作,展现自己的才华。

9.jpg

在欢快趣味的氛围中,活动走进尾声,小朋友们骄傲的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画面里稚嫩的双手与童趣的刺绣纹样相映成趣,传递着生生不息的非遗文化韵味。最后,小朋友们复习了四大名绣的特点并与小朋友进行了亲切的聊天谈心。

10.jpg

此次“绣里藏趣·非遗有YOUNG”主题公益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体验与传授,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非遗保护的火种。我们相信,非遗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代代延续的生活美学,在未来,锦上智绣团队和彭山区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将持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村社活动,助力非遗活态化延展。(唐智强 郑伟)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