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茶韵法度|青春向党 强国有我,名山区法院开展喜迎五四暨‘一茶·一书·一悟’读书分享活动

来源:名山区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5 00:55:47

四月春光好 正是读书时

淡淡墨香 卷卷书香

共享“阅读”时光

以书为友 受益终生

让阅读 成为习惯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文化建设工作,激发干警建功新时代的奋斗热情,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院组织青年干警举办喜迎五四暨‘一茶·一书·一悟’——青春向党 强国有我读书分享活动。

六位青年干警,依次分享和推荐喜欢的书籍。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在阅读时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工作中经历的挑战与困惑。

书籍分享:《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推荐人:魏佳桃

读书体会:《平凡的世界》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的影子。它让我懂得,生命的壮美不在于是否站在聚光灯下,而在于能否在平凡的岁月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炽热与尊严。这大概就是平凡最动人的模样——在泥泞中跋涉,在风雨中唱歌,最终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不平凡的人生。

书籍分享:《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

推荐人:杨伊妹

读书体会:《月亮与六便士》是一场灵魂的解剖实验。毛姆用斯特里克兰的画笔剖开现代文明的伪饰,暴露出人性深处未被训化的原始渴望。他抛下的不仅是六便士,更是被规训的“人设”,艺术不是救赎,而是他焚烧世俗枷锁的野火。当世人惊叹画作时,他早已在灰烬中重生。这故事并非一味歌颂理想主义,而是提醒我们叩问自己:什么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渴望追求的?

书籍分享:《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推荐人:李  阳

读书体会:《非暴力沟通》揭示了司法工作中语言的双重性:既能成为化解矛盾的桥梁,也可能沦为激化冲突的利刃。书中“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思维框架,教会我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剥离情绪噪音,直抵矛盾核心。当沟通从评判转向理解,冰冷的法律程序便有了人文温度,机械的司法活动升华为传递善意的艺术。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沟通指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司法工作者应有的谦抑与慈悲——在捍卫法律尊严的同时永远为人心保留温软的角落。

书籍分享:《鲁宾逊漂流记》;作者:丹尼尔·笛福

推荐人:花马洗

读书体会:鲁滨逊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他在荒岛独自求生,面临困境从不言弃。作为法院干警,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青春向党,我将以他为榜样,在司法道路上迎难而上,以坚定信念守护公平正义,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书籍分享:《一路生花》;作者:杨妞花

推荐人:冯郑薇

读书体会:翻开杨妞花的《一路生花》,读者所感受到的并非预期中的悲痛与愤懑,而是作者所展现的令人钦佩的生命韧性。这位来自贵州山区的女性,以最质朴的笔触,叙述了自己被拐卖、坚韧成长以及不懈寻亲的二十六载人生经历。书中最触动人心之处在于杨妞花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的非凡清醒,她并未沉沦于仇恨,而是在创伤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路生花》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一个特定群体生存状况的记录,更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人性中最耀眼的一面——即便处于极度黑暗的环境中,我们仍能保持尊严与希望。杨妞花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生花”一词的深层含义:它并非命运的馈赠,而是在逆境中依然能够绽放的勇气。

书籍分享:《人生》;作者:路遥

推荐人:刘  黎

读书体会:《人生》一书通过高加林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在时代变革背景下,人们在追求理想和幸福的道路上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抉择,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像高加林一样的选择,是坚守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珍惜眼前的幸福还是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些问题都值我们深思。正如路遥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笔直、没有岔道的,有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活动期间,有茶艺展示《茗心禅韵》为大家带来“茶”与“禅”的融合;有歌曲《绽放》为大家带来青春活力;也有诗歌朗诵《天平下的星火》向大家展示法院人的梦想,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分享结束后,院党组书记、院长徐中康进行总结发言,并表示:“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平拼搏而辉煌”。本次活动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开展,目的是为了传承、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六位青年干警的分享真知而有深度、热烈而有高度,充分展现了青年干警的精神风貌。并鼓励青年干警要在审判执行、司法改革、服务群众等主战场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读一本书 寻一片光

阅读不止 步履不停

法理常随青简辨 公心每共赤旗寻

掩书忽觉风雷动 百载潮声涌至今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