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检察官提醒:警惕“暗网”成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避风港

来源:合江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3 09:19:07

什么是“暗网”?

所谓“暗网”,即指隐藏的网络。普通网民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搜索访问“暗网”,而是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软件、配置或者授权等才能登录。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暗网”逐步成为犯罪分子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避风港”。

“暗网”有什么危害?

隐蔽性极强,易成为犯罪天堂

因“暗网”不存在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范畴中,需要利用特殊技术或工具才能进入,且进入后获得ID地址、网址、网站名称也随时在发生变化,让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极易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2021年,合江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时,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但仗着“暗网”的隐蔽性、不稳定性和非常规性,仍将载有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证件照片以及本人手持身份证件照片,在“暗网”上明码标价按套进行公开售卖,成交量高达1200套。

交易媒介虚拟化,证据收集难

“暗网”以虚拟货币(比特币)进行交易,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中转性等特征,给公安机关准确追踪犯罪线索、收集证据增加了难度。在该案中,被告人首先利用比特币的虚拟性将公民信息以美元标价后挂“暗网”进行贩卖,在交易时通过“暗网”将美元换算成比特币进行转账,最后再通过其他平台将比特币换成人民币提现。被告人利用比特币进行了三次中转规避公安机关的侦查,公民个人信息在“暗网”上被出售高达80000余条。

涉案人员呈年轻化、专业化趋势

由于“暗网”具有匿名性等特点,容易滋生以网络为勾联工具的各类违法犯罪,这让一些年轻人深陷其中。合江县检察院在办理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发现,此类案件的涉案人员大多是低龄青年,甚至是未成年人,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该案的被告人就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在读学生,其利用计算机知识专业优势及学习背景,从2019年5月开始,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暗网”规避违法犯罪监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赚取零花钱。

检察官建议

加强政法各单位的通力协作,形成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合力,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加快推进互联网加密服务监管,明确监管部门、服务提供商、网络提供商、用户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细化互联网加密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各类主体行为。

强化法治宣传,尤其加强对互联网行业已从业人员和将从业人员的法治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