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攀枝花市中院践行“五项举措”,决胜执行攻坚

来源:攀枝花市中院 作者:唐娟 发布时间:2021-01-25 22:54:01

攀枝花市中院坚持践行“五项举措”,助推执行工作高效有序开展。2020年全年,攀枝花两级法院新收执行案件 10348件,旧存808件,结案10934件,结案率达98.05%,执行到位金额 30.2912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98.86%、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合格率100%、信访办结率100%。其中,首次执行完毕率37.3%位居全省第5,恢复案件执行完毕率64.22%位居全省第3执行工作呈现出执结率、执行到位率提升、当事人信访率明显下降的良好态势。有效营造了弘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加强线上执行措施,推行非接触智慧执行

攀枝花中院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积极转变执行工作方式,确保法院执行工作不停滞,为民服务不停歇。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三统一职能,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系统开展网络查控,实行网上冻结、续保、划扣、拍卖等措施,推进执行事务办理集约化。通过阳光执行APP”12368热线、微信等平台接待、联系当事人,督促执行、沟通和解,移动执行使用率位列全省第7位,阳光执行使用率位列全省第4位。

二、强化执行宣传,助力执行攻坚

全市法院将普法宣传与执行行动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全面展示执行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一是激发宣传动力。多次召开干警会议,对加强执行宣传工作做出要求和部署,将执行宣传工作与每一位干警的年终考核挂钩。二是丰富宣传内容。鼓励干警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工作举措、工作经验、工作成绩、典型案例,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分享,最终归纳形成宣传重点、亮点。就集中执行活动、重大执行案件等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展现真实的执行场景。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广场大屏幕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通过官方微信及时快速发布执行工作动态及有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通过干警微信朋友圈转发扩大宣传信息覆盖面,及时公开执行动态,为执行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开展新闻发布会等专项宣传14次,发放资料2700余份。

三、曝光失信信息,攻坚执行难题

攀枝花中院贯彻落实攀枝花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的实施方案》,紧紧依托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配合协作,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等日常限制明确具体判断标准和相关信息共享的渠道方式。2020年,攀枝花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集中曝光、专项曝光950人次,实施拘留8人,将5个涉嫌拒执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139名个人和法人依法纳入失信名单,并对已经履行义务或符合其他条件的109名失信被执行人依法从失信名单中屏蔽。限制高消费7776人,解除限制高消费3828人。持续开展每季度集中曝光失信名单工作,坚决落实失信惩戒规范化、常态化的两化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全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四、强化涉黑恶案件执行,助推扫黑除恶

攀枝花两级法院主动作为,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在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工作中成效显著。在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执行中,全力以赴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并与财政部门形成了涉案款物整体移交的财产处置模式,极大提高了资产处置效率。2020年,全市涉黑恶执行案件立案金额共计4.04亿元,实际执行到位金额3.93亿元,在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求的实际执行到位率80%任务目标基础上,攀枝花市已经达到了97.25%的实际到位率,黑财清底成效显著。

五、专项执行民生案,全力以赴维民权

攀枝花两级法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涉金融债权和金融犯罪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累计执结涉金融案件143件,执行到位总金额7.73亿元。此外,在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中,重点对涉黑恶刑事涉财执行案件、职务犯罪刑事涉财执行案件、涉民生案件、违法占用耕地类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债务案件的五类案件进行了清理排查,均取得显著成效。在涉民生案件中,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执行款优先发放原则,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通过司法救助程序对申请人给予救助,尽最大努力保障涉民生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唐娟)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