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法答讲堂:以爱化“碍”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项培训会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法院 作者:郭瑞 发布时间:2025-07-23 09:46:24

为推进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锻造一支懂法、会调、有爱的基层婚姻家庭矛盾调解队伍,合力防止“民转刑”的悲剧发生,7月18日,泸州市纳溪区法院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法治大讲堂”举办法答讲堂,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项培训。

image.png

培训会上,纳溪区法院江宁人民法庭庭长吴玳瑛聚焦赡养纠纷,以《农村赡养案件调解与司法确认实务指南》为题,向与会人员传授了破解亲情困局“四步法”,包括穿透式信息核查、精准化法律释明、差异化方案设计、亲情修复术等。吴庭长强调,有效调解协议需具备三大刚性内容:主体信息准确、经济供养条款及执行标准明确、违约条款符合法律规定且可执行。同时提示,纳溪区法院开通了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呼吁为协议装上“法律牙齿”,使调解协议能成为执行令,实现“让亲情归位,让协议落地”的“最优解”。

纳溪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林万泉以《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法理情”》为题,对涉婚姻家庭若干法律问题进行讲解,针对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展开分析,紧扣彩礼、夫妻、抚养、探望、财产、特殊群体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丰富的真实案例,向与会人员分类型详细传授实用调解技巧,语重心长讲法、讲情、讲理,鼓励与会人员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做有温度、有力量、有智慧的“守门人”。

image.png

培训会后,两位授课人与参训调解员进行了实务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干货满满,堪称家事纠纷‘调解大全’,以往调解时遇到复杂法律问题常感到力不从心,现在有了清晰思路。”“除了学技巧,也让我认识到,调解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争执,还必须用心用情,才能更好的调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纳溪区法院将常态化开展法答讲堂,着力提升调解员处理复杂纠纷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以更精准、更高效的多元化解机制,筑牢社会和谐的法治防线。同时,持续延伸司法职能,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建设平安纳溪、和谐纳溪、幸福纳溪贡献司法力量。


责任编辑:孟桂壮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