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快递员夏某突然收到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是其遭客户投诉被扣满20分,按公司规定予以开除。夏某对此不服:公司明明有多档次扣分选择,却两次“跳档”扣10分,硬凑满20分开除自己。遂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公司赔偿夏某4.1万元后,双方仍互不退让,双双诉至法院。
面对“针尖对麦芒”的双方当事人,经验丰富的法官迅速找准症结:公司引用的处罚条款与实际扣分明显不符,且在有多档次扣分选择的情况下,均对夏某处以较高档次扣10分的处罚不合理。但夏某确实存在多次被投诉记录,完全否定公司管理权也不合理。
“既要维护劳动者权益,也要兼顾企业经营权益。”承办法官立刻启用泸法麒麟·龙马“谈”和品牌特色的“情绪疏导+法律释明+利益平衡”三步调解法:一方面向公司释明法律风险,公司“跳档速裁”员工的行为,既违背制度规定,也侵犯劳动者权益,依法应按劳动补偿金双倍标准支付赔偿金;另一方面劝导夏某理性看待被投诉事实。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双方终于消除对立情绪,在法官的引导下,双方将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等逐项协商确认,最终公司按期支付4万元赔偿金,双方劳动争议一次性了结。签完调解协议时,公司代表坦言:“法官的调解既帮我们化解了矛盾纠纷,也指出了管理漏洞,让我们意识到规范用工的重要性,帮助公司规避了更大风险。”“劳动争议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下寻找最优解。”承办法官表示,这类案件往往标的额不大,但关系到劳动者生计和企业正常经营。通过调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比一纸判决更能体现司法温度。
快递行业作为新业态代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用工不规范问题日益凸显。在本案中,龙马潭区法院充分发挥泸法麒麟·龙马“谈”和品牌优势,依法纠正企业不当解除行为,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规范新业态用工提供了司法示范,助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