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江市市中区法院白马法庭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为抓手,以白马镇法务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服务大局,推动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机制创新,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通过入驻法务中心,主动将诉调对接工作的“调”向前延伸,积极联动法务中心“一心、两所、一室”(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检察室)等多元主体开展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构建“法务中心+法庭+村社”协同解纷机制,实行“法务中心首调、法庭兜底指导、村社协同化解”模式,探索推动基层治理平台和法院解纷平台互动互通,共同抓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25年至今,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110余人次。
资源整合,实现道交诉非一体化。深化道交案件审判专业化品牌培树,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构建“法庭+交警+法务中心+保险”四位一体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处置大调解模式,针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保险免责条款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并建立“小事理赔解决、大事组织调解、繁事联动化解”多元化解长效机制,确保快调、快审、快赔,切实维护群众利益。2025年至今办结道交案件51件,其中调撤32件,调撤率62.75%。
服务大局,积极响应基层法治需求。立足白马镇项目多、企业多、矛盾纠纷多的特点,在园区建设、征地拆迁等重大项目中配合法务中心积极作为,为当事人理思路明方向,引导其在法律框架内表达诉求,参与就地化解绿色能源产业园区矛盾纠纷6起。为助力辖区企业规范依法经营,积极开展“巡回法庭进企业”活动,选取买卖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常见涉企纠纷案例,将庭审现场搬至园区,邀请企业代表旁听,并进行判后普法宣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