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川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坚持司法为民践行八项规定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5 10:03:19

四川法院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科学内涵,切实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锲而不舍为基层减负,坚持“事要解决”高要求、“群众满意”高标准,做优做实司法服务,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实事好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faa4e919e6a92d4bf3a7033936cfd6b.jpg

俯身听疾苦,问需于基层减负

四川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升级运行以前,各地法院实行自行接听、自行办理、自行管理的松散管理模式。因基层干警编制、经费有限,部分地区法院并无专门接线人员,大部分为窗口人员兼职接听,个别偏远地区法院甚至只能法警代为接听,热线管理粗放、接听手段落后、占用干警工作大量时长、群众投诉电话打不通、总占线,不仅影响了基层法院工作效率,也影响了群众的司法满意度。如何为基层减负赋能、建立健全资源匹配增效机制,推动实现人员、资金、权限、物资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诉讼服务热线的机制变革,是省法院党组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为从根本上破解难题,四川法院创新性运用“大管理观”,在全国法院率先改革12368诉讼服务热线省级“统建、统管、统筹、统办”并实现热线功能全覆盖。为确保升级运行工作顺利实施,省法院党组积极争取到了省财政资金支持,在省法院审判楼专门划定场所,科学施工改造,将原有分散在全省三级法院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全部整体集约到省法院12368话务中心,经过精挑细选、层层把关,选派入驻话务专席60余人,对所有来电集中接听、统一受理、分类处置、一号通办,彻底取代了全省中基层法院原有的227名话务人员。同时,对因占线等原因未能及时接听的来电,采用技术手段开通漏话回拨服务,每日对待接来电进行全量回拨回访,实现所有来电100%接通。省级统筹统建,既能缓解中基层法院人员及经费压力,又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切实为中基层法院减负。省法院立案三庭庭长谢黎明介绍到:“改革后,目前我们的诉讼服务热线通话平均等待时长缩短至30秒以内,平均通话时长3分钟以内,极大地提升了诉讼服务热线的接听效率。”小陈是成都基层法院一名负责材料收转的书记员,他谈到了自己感受:“以前我坐窗口,既要接待办事群众,又要腾出手来接电话,加班加点是常态,遇上个别群众来电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还经常遇到群众投诉说电话打不通,真是有苦难言。自从热线升级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清净了许多,作为工作人员我现在也有更充足的时间处理其他工作了。”

躬身聚智慧,问计于事要解决

群众来电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热线只是简单接听记录,不能实质解决问题、缺乏跟踪督办,热线服务容易沦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坏的是司法公信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5.5%的群众来电为简单诉求,可以即接即办,在话务端得到妥善处理;但仍有4.5%的复杂诉求无法当场解决,需要通过工单转交办。四川法院坚持“如我在诉”理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交办工单为抓手,以分析监管为保障,着力破解影响群众诉讼服务满意度和体验感的各种瓶颈,建立了“收、转、办、督、复、评”工单办理机制。截至目前,四川法院12368向全省法院交办工单近8.6万件,要求各级法院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杜绝推诿、扯皮,近99.38%的工单在期限内得以解决。对于群众差评工单,经话务中心跟踪问效、回访核实,认定异议成立或者办理情况不明退回重办,直到群众认可为止。省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周磊总结到:“工单办理机制,就是群众的来电谁在办、办没办、办得怎么样、群众是否满意,每一步我们法院都有专人跟踪,建立群众来电接听处置的闭环管理,真正实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此外,我们还创新增设了三级法院‘执行110’工单联络员,搭建执行线索快速反应通道,执行法院接单即出警,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维护群众权利。”例如,2025年3月5日上午10:40,天全县某公司代理人拨打12368,焦急地反映其发现被执行人行踪。坐席员立即甄别为紧急执行线索,生成执行110工单派发至联络员端。承办法院立即出警,找到被执行人并将其传唤,通过仔细检查,发现其符合拘留条件,于当日13:50采取了紧急行动,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实现公平正义。

挺身验成效,问效于群众满意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基层群众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12368诉讼服务热线既是联系群众与法院的一条纽带,也是检验为民司法和服务能力的一面镜子。自升级运行以来,12368“一号通办”集成诉讼咨询、案件查询、立案监督、联系法官、预约转办、意见建议、投诉举报、涉诉信访等主要业务,已集约接听省内外所有来电近230万通,热线接通率、群众满意度均接近100%。2025年4月2日,来电人因不清楚诉讼程序,拨打12368咨询,坐席员耐心告知其可以现场立案、邮寄立案或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全国版)”微信小程序或电脑访问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网网上立案,为避免来电人遗忘,坐席员在电话口头告知来电人准备立案材料后,同步向来电人发送短信告知立案事宜,获得了来电人的连连好评。为突破语言壁垒,满足群众与涉外群体的诉服需求,四川法院12368结合地域特色,设置彝语、藏语、英语坐席。当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四川法院期间走进12368热线中心、听到坐席员正在以多种语言与当事人进行线上交流后表示:“这一司法服务充分满足了群众的司法需求,让群众收获更多便民惠民又利民的体验感,还能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现场观摩坐席在线登记转办工单后,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朝阳华兴万达轮胎有限公司技术工艺部主任韩学柱不禁感叹:“12368平台的工作机制十分与时俱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法院诉讼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话务团队都会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热线诉讼服务水平高。”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