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上报铁路险情 94名群众获得奖励20.3万元

来源: 作者:何军林 王磊 陈星 发布时间:2023-05-27 16:44:39

21.jpg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把铁路运输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铁路安全工作。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今,成都局集团公司共接听路外人员拔打“110”和028-86433333铁路灾害应急电话,上报铁路险情累计130次,经核实确认共奖励94名群众,共计20.3万元。

成都局集团公司管辖四川、贵州、重庆及云南昭通、湖北恩施地区,总营业里程达1.2万余公里。所管线路地质复杂,气候多变,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线路坡陡弯急,桥隧相连,是典型的山区铁路。由于不少路段途经城市、村庄,容易发生线路边坡溜坍、路基塌方等自然灾害,也易发生车辆、船舶撞击铁路设备设施或侵入铁路限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非法施工等危及铁路安全的险情。

基于上述情况,铁路沿线群众如能及时发现危及铁路安全的事件并通知铁路部门处理,将对维护铁路安全运营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成都局集团公司长期鼓励铁路沿线群众及时上报危及铁路安全的事件,并给予有功人员相应奖励。

2022年2月16日,村民曾某某、邓某某夫妇发现峨广线有异物垮塌坠落入铁路线路,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西昌市公安局通知铁路部门,成都局集团公司给予奖励10000元;2022年3月23日,村民张某某发现经久至黄联关间铁路桥限高架被不明车辆撞脱,拨打铁路灾害应急电话,成都局集团公司给予奖励1000元;2022年6月27日,村民陈某某发现成渝线一桥梁桥墩护锥被洪水冲空,立即拨打铁路灾害应急电话报警,成都局集团公司给予奖励6000元;2023年5月21日,李某某发现内六线豆坝至水富间有落石侵入铁路限界,拨打铁路灾害应急电话,成功防止了列车与落石相撞事件,成都局集团公司给予奖励2万元。

据成都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危及铁路安全的险情主要包括,在铁路上放置障碍物、拆盗轨道及配件、破坏线路、爆炸;行人(群体性上道)、大牲畜、机动车、非机动车上道或进入高铁防护网;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山体塌方或滑坡、坠物、洪水倒灌、大风)所致异物侵占铁路线路、路基移位或列车脱轨、颠覆等。铁路沿线群众如发现上述险情,在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境内,可通过拨打“110”或028-86433333应急报险电话,及时告知险情发生的准确地点、具体时间、险情现状及人员伤亡、详细经过和财物损失等基本情况。

铁路部门提醒,随着“三夏”时节的到来,铁路沿线发生接触网挂异物(轻飘物)的典型案例屡有发生。这些异物主要包括未被妥善固定的塑料大棚薄膜、房建彩钢瓦、化肥编织袋、户外广告及横幅、周边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风筝及气球等轻飘物。如2023年3月13日,成渝客专华兴村线路所至简阳南站间接触网悬挂异物; 2023年2月15日,成灌铁路郫县西站至郫县站间接触网悬挂异物等接触网挂异物事件,均不同程度的造成高铁动车组列车大面积晚点,对铁路运输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据铁路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以上行为均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禁止触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等相关规定,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产生影响。

另外,目前已进入夏季旅游高峰期,因吸烟触发动车组列车烟雾报警器致列车降速运行的案例开始增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铁路警方已处置烟报警情57起,其中降速9起。据了解,对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意见》相关规定,将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做出行政拘留和限制购票的处罚。

                                      

 

【小贴士】

危及铁路安全的警情主要包括:1.塌方、落石、山洪泥石流进入铁路线,铁路附近爆发崩落石、滑坡、泥石流大型地质灾害,水淹、水冲铁路等;2.铁路路基下沉、垮塌,铁路挡墙、加固设施垮塌;3.铁路隧道垮塌,隧道大量涌射水,铁路涵洞冲毁、堵塞;4.铁路桥梁垮塌、倾斜、下沉,水淹桥面;5.车辆、机械撞击铁路桥梁、限高架、涵洞;6.铁路附近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设备;7.铁路电杆、高压线垮塌;8.树木倒伏进入铁路线;9.大牲畜、机动车、非机动车上道影响行车安全;10.涉及列车相撞、颠覆、脱轨等造成人员伤亡或较长时间停运的事故;11.影响铁路线路安全的其他事项。 (何军林 王磊 陈星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