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嶲望”雨露普法:资深老法官走进社区法治夜校 点燃搬迁群众法治明灯

来源:越西县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30 15:12:11

为持续深化“索玛花开·‘嶲望’雨露普法”品牌,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法律需求,提升法治素养,7月29日晚,“嶲望”雨露普法团队走进城北感恩社区,成功举办“社区法治夜校”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特邀越西县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何法林同志、精通彝汉双语的资深老法官沙马约沙以及中所法庭庭长吉俄热吉担纲主讲,为社区群众带来一堂兼具权威性、实用性与乡土温情的法治课,反响热烈。

image.png

城北感恩社区作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从农村迁入城镇,面临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诸多法律新问题。本次法治夜校精准聚焦社区居民最关切的领域,夜校时间安排在傍晚,方便居民劳作后参与,真正将法治服务送到“家门口”。

首先越西县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何发林同志就未成年人保护、婚姻法、工伤事故等各种经常发生在身边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读,他以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去思考,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大量身边的案例,他不仅清晰讲解法律知识要点,更注重传授“遇事先找法、解决靠用法”的思维方法,群众们纷纷表示十分受用。沙马约沙是资深老法官,拥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大多数群众都表示对他很熟悉。课堂上,沙马约沙法官全程运用彝语,将移风易俗鲜活的案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其饱含乡土情怀的讲述,如长辈般语重心长的叮嘱,深深打动了在场群众,现场气氛专注而融洽。

image.png

活动设置了充分的互动答疑环节。居民们围绕自身遇到或关心的法律问题踊跃提问:“老板拖欠工资,我该咋个办?”“楼上漏水把我家淹了,物业不管,找谁?”“想和亲戚合伙开个小店,合同要注意啥?”……法官们都耐心倾听,用彝语或汉语一一细致解答,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法律指引路径。他反复强调依法维权的重要性,鼓励大家遇到问题不要“私了”或忍气吞声,要勇敢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事找法官,遇事靠法律” 的理念在亲切的互动中悄然植入人心。

此次法治夜校活动有力强化了社区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一位参与活动的彝族大妈感慨道:“法官用我们的话讲法律,讲的都是我们担心的事,听了心里踏实,知道以后该咋办了!”法治种子在居民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