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重大部署,2025年7月4日下午三台县教体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分管安全德育副校长、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德育”专题培训,绵阳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学习强国”平台法治宣传专家、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安部信访专家、四川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团成员、四川省省级“法律明白人”培训师资、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专家、成都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校外实务)、绵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课程专家谢平应邀以《强化教职员工法律素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题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
党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参与者,需要思考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开篇,谢平专家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
在反电信诈骗法律知识宣讲中,谢平专家同通俗的语言和发生在大、中、小、幼不同层级学校老师的典型案例,解密网络电信诈骗的法律属性,揭秘了网络典型诈骗被害人从“心动”到“行动”的“洗脑”过程。过去认为,由于犯罪手法中嵌入了最新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电信网络诈骗具有了比普通诈骗迷惑性更强、更容易让被害人遭受损失的特性。然而,通过实案分析可以发现,技术手段是一种犯罪辅助方式,所有技术手段的运用都以达成对被害人“心理控制”的目的而展开。正如在冒充公检法诈骗中,被害人被骗并非是因为看到假警官证、假通缉令、假最高检网站及改号电话号码,虚假的司法道具只是辅助被害人深度卷入诈骗剧情的工具,而引发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控制其思想和行为才是诈骗既遂的关键。
在教育惩戒界定与风险防范宣讲中,谢平专家从与一位老师聊天对施教因教育与家长过度担心、媒体关注度太高的郁闷开始,从自己参与多起教师被投诉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对教育惩戒的理解。从被网络称为:伟大判决--公安不得对教师体罚学生作出治安处罚!(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黔0321行初193号)案例,谢平专家认真梳理了教育惩戒中的法律关系,明确指出:教育目的、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是判断教育惩戒合法、适度的标准。谢平专家还向大家宣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等相关支持实施教育惩戒的法律、政策规定。
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宣讲中,谢平专家在梳理了校园安全、安保职责、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八步法”重点介绍了刚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内容。谢平专家指出,欺凌不是孩子间的玩笑,而是治理失衡的微型剧场。谢平专家从发生发生在三台辖区的欺凌个案,从现场的“你报警也没有用,我们是未成年人”引发大家深思。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明确条文宣告: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的,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处罚或矫治。谢平专家根据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分享了自己在履行“涪城区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的一些反校园欺凌的心得和所见所闻。
当天,四川创维安消防培训学校还安排了消防救援人员开展了校园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