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眉山东坡:瘠薄土长出“金果果” 亩产值超过2万元

来源:东坡区宣传部 作者:陶广汉 发布时间:2025-07-25 17:31:27

“这个李子品种叫‘黄金奈’,到7月下旬开始成熟,加上先前已卖完的‘凤凰李’,今年我65亩的李子,平均亩产5000斤,以商贩收购价4.3元/斤计算,亩产值收入21500元。”7月24日,在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的一片李树林里,果农李桂花边采摘李子边告诉笔者,“没想到过去瘠薄的荒坡土,现在还能长出这来钱的‘金果果’”。

image.png

“我是别的地方来这里创业的,在这里创业也是不容易的。”李桂花介绍,她的老家是在东坡区万胜镇龙池村,原来一直从事种水果种植。但家乡那里地处偏远,山丘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受局限。为扩大发展空间,前些年,她与丈夫选择来到岳营村,集中流转了这片荒坡地。

李桂花回忆道,初来乍到,当时这里全是起伏不平的瘠薄土,交通条件差,生产用水难,种植旱地作物,大多广种薄收。因此,在当地人眼中种不出啥子效益。而李桂花夫妇考察分析后认为,这种不利条件下,最适合的是种果树,于是,夫妇俩从万胜镇老家带来传统种植的油桃等品种和技术方法,白手起家下起水果产业 “先手棋”,经过对流转地的开挖整理、修通道路、打井储水、牵线通电……随着各种设施的配套完善,让数千株油桃、李树苗绿满坡地,几年间果树就全面投产,油桃收益甚是可观。对此,思路开阔的李桂花并不很乐观,原因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所种的油桃与凤凰李比较,虽然两个果品产量不相上下,但当地的土质、气候更适合李子生长,而且凤凰李单斤价格比油桃高,管理技术简单,成本相应较小,发展更有“钱”景。于是从2010年开始,她当机立断调整品种结构,将所种的油桃品种进行更换,全部改种成优质的凤凰李等品种。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照绿色健康标准,以施用有机质肥料为主,紧扣各管理环节,精心进行管护,大大提高了李子的品质和产量。从2013年投产以来,产量持续攀升,连年不愁销售。“今年一段时间,虽然受气候因素影响,但李子产量依然稳定。”李桂花说,由于果品个大、脆甜可口、离核化渣、果皮紫红,很出卖相,广受贩运商和消费者欢迎。尽管每斤售价比别人高出1元至2元以上,但20余天就全部采收完了,李子总产量32.5万余斤,亩产值收入21500元,共获纯利达80余万元,让昔日的荒坡土,长出了“致富果”。

此外,还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李桂花说,平时在她果园稳定务工挣钱的村民有6人,到管护和采收的关键时节,请来临时帮忙务工的村民最多达到40至50余人,人均工资每天120—150元甚至更高,中午还安排一顿免费伙食。同时带动和指导周边村民种植水果,如今,水果产业已挑起当地农民增收的“大梁”。



责任编辑:孟桂壮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