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用忠诚大爱点燃病残戒毒人员的生命之光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病残戒毒人员收治管理工作纪实

来源: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作者: 刘康君 发布时间:2019-11-29 11:24:23

  2019年,根据四川省禁毒委员会等八个厅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的〈四川省病残吸毒人员收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严格按照四川省戒毒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病残吸毒人员标准(试行)》,收治在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转送的病残吸毒人员,并结合病情、病种“分类、分区、分级、分段”进行动态医治救护。截止11月20日,资阳所现收治1025名病残戒毒人员,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人员730名,600余人参加抗病毒治疗。所内医院平均每天门诊100余人次,住院治疗70人次。平均每月送病员外检100人次,送病员到医联体合作医院住院治疗60人次。资阳所用忠诚大爱点燃病残戒毒人员的生命之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现以笔者见闻如实记录资阳所病残戒毒人员的收治管理工作。

mmexport1574997755657.jpg

  走进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一片忙碌有序、和谐温馨的景象。门诊就医的100余名戒毒人员,在民警组织下有序地坐着排队候诊;抗病毒治疗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60余名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在带队民警的指导下,分别在不同的窗口依次列队;医院领导、医生、护士、值勤民警各司其责,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医疗中心与病残专管大队的民警和医护人员肩负着维稳和救死扶伤的双重职责。资阳所好似一个蕴藏巨大能量的磁场,每天都演绎着忠诚大爱和人道关怀的感人故事,为每一名入所戒治的病残戒毒人员点燃生命健康的希望之光,把无私关爱传递给四面八方……

mmexport1574997765675.jpg

  迎难而上,圆满完成维稳救治的双重任务

  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即戒毒医疗中心,医疗设施差,医技力量薄弱,现有民警职工23名,其中5名医生、7名护士,目前一名医生正在参加为期1年的精神科脱产培训,一名医生即将参加为期1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另外聘了6名医生、3名医务人员),担负着全所3000余名戒毒人员的诊治任务。

  2019年1-10月,门诊量突破250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536余人次,其中生理脱毒41人。开展入所体检1500余人次、定期体检1400余人次、出所体检109人、五项疾病(艾滋病、结核、乙肝、丙肝、梅毒)筛查1500余人。开展危重病员会诊、转诊,外检550余人次,其中外出住院45人次,变更社区戒毒110人(其中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78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初筛检测1433人次,其中初筛阳性104人;CD4检测1433人次;病毒载量检测418人,治疗满半年检测率为100%。新增抗病毒治疗345人,出所转介441人,自动停药1人,目前全所抗病毒治疗648人,治疗率91.3%,另42名新入所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即将开始服药。

  医院教导员黄智,50岁开外,毕业于法律专业,是医疗专业的门外汉,7年前,他战战兢兢地接受了党委的任命,对戒毒医疗中心领头人的工作他始终怀着一份危机感。尽管之前他曾在管理、教育、生卫一线摸爬滚打多年,但面对新的环境、形势和任务,他仍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虽然他不直接从事医疗工作,但他面对病员多、医技力量薄弱等现实困难,既要完善医疗制度,整顿医德医风,提高治疗水平,合理安排中心的日常工作;又要规避全院医护人员的医疗责任,减少、杜绝医疗责任事故;还要指导探索戒毒医疗新技术新方法。

  作为医院负责人,黄智关爱每一名成员,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协调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关系,并以身作则,忠诚友爱、团结协作,面对重任与压力,不退缩、不抱怨。要求大家以一切为了病员身心健康为目标,全心全意服务病员,强调大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普遍预防的原则,做好自我防护。

  医院医生每天不厌其烦地望闻问切、答疑解惑,忙得口干舌燥;护士每天打针输液、抽血送检,来回进出病房若干次,走动2万余步。全院的医护人员,上午病员集中时无暇喝上一口水,他们平均2至3天倒一个夜班,回到家早已经筋疲力尽。

  李左梁副院长,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多年来全程参与了场所抗病毒治疗工作。他针对每个感染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向感染者交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事项,感染者自愿签署《成人免费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抗病毒药物副作用告知书》,填写《专管人员艾滋病感染者自愿申请抗病毒治疗审批表》。至今全所730余名感染者,近700人参加抗病毒治疗,每天李院长都忙得连轴转。在李院长眼里,每一个生命都应当得到有效救治,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比天大。他坚持风雨无阻地到大队巡诊,随时了解病情变化;给每个抗病毒治疗人员建立了详实的病历档案,分析、总结治疗得失,其治疗经验不仅得到了卫生部等上级领导的认可,更赢得了所有艾滋病感染者的敬重。

  艾滋病感染者陈某,10年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毒,肺部、肝部严重感染,2018年11月20日入院治疗,也是他入所的第二天,当时身体消瘦,身高1.73米体重仅90斤,对生命失去信心。得知当天是陈某36岁生日,李左梁联系了专管队,按常规为其订做了生日蛋糕,还有陈某同一寝室的“家庭”成员们精心制作的生日贺卡,当晚李左梁、大队主管警官与当班医生护士在医院,为陈某举行了一个小型生日庆祝会,陈某非常感动,哭着说“警官医生比自己的父母还好”。在李医生等人的精心照料下,陈某住院三个月体重增加到110斤。

  不仅李左梁医生对病员关怀备至,其他医护人员也是如此。彝族戒毒人员白某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后,思想压力骤增,连续三天不吃不喝,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严重脱水。值班医生丁小平及时给他补充了营养液,拿出自己宵夜的水果、糖、芝麻糊给他吃,并想尽办法安慰他,终于使白某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逐渐正常进食并配合治疗。

  为保证抗病毒治疗的连续性,艾滋病感染病员回归前半个月,李左梁医生就要与当地疾控部门商谈转介工作。病员出所后凭借强戒所开具的《抗病毒治疗转介信》,回原籍或居住地继续享受由相关部门提供的药物、经济、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支持,继续接受抗病毒治疗。同时与多名出所后的感染者一直保持电话联系,经常为他们提供医疗咨询,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坚定“让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的社会责任。

  护士张莉,是李左梁的爱人,轮到两人同时值班、年老多病的双亲无力照看时,只能将年幼的儿子寄养在老师家照顾。护士李聪的爱人远在内江所支援工作,平时夫妻俩忙于各自的工作,只能将两个嗷嗷待抚的幼儿托付给年老的双亲照料。

  一些戒毒人员为逃避劳动伪病或小病大养,一些人员治病心切,要求医生开指定的药物,或要求到所外医院检查治疗,一旦达不到要求,便心生怨气,态度恶劣。戒毒人员李某右肩关节习惯性脱臼,能够自行取下再安上,长期不能复原,除非采取手术才能根除。他要求医生给他开最好的止痛药,但这种药服用多了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穿孔,医生开了几次药就不敢再开了,李某就换个医生纠缠,如果医生不给开药,他就大声叫骂、威胁:“我出去后再收拾你!”面对这样的责难,医护人员泰然处之“这样的事太平常了。”依旧耐心讲道理,协助大队民警开导,安抚稳定病员情绪。

  工作中,快乐的事更多,也让医护人员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新入所戒毒人员刘某入所前患有肠梗阻,经常肚子疼,吃不下饭,入所不到一个月就入院治疗。会诊以后,医疗中心主任曾玉梅、副院长丁小平等及时将他护送到资阳市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回来后按时为其换药、拆线并敦促服药,刘某痊愈后,十分感激场所民警的救命之恩,其家人还专门送来上书“民警同志辛苦了”的锦旗。

  为一个个病员解除疾痛之苦,得到他们的感激和敬重,点燃他们生命健康的希望之光,维护场所安全稳定,医护人员倍感欣慰“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值!”

mmexport1574997769342.jpg

  建设医联体,开辟戒毒康复的成功之路

  “在这里,我比社会上活得有尊严,我要重新活下去。”病残戒毒人员张某染毒15年,因多年注射毒品导致双下肢脉管炎严重,脚踝关节严重变形,双手也不能灵活运动,行走困难。妻离子散的张某,生理、心理饱受毒品和病患摧残,孤僻偏执,丧失生活信心。入所戒治以来,大队每天安排2人专门护理,防止张某自伤自残和伤害他人。入所第三天就入院治疗,由院长曾玉梅担任主治医生。每天曾院长亲自把药送到张某的床边,了解他的身心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安排人员为其按摩针灸,帮助他恢复四肢活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针对该员身体、精神上都存在的不同问题,多次召集医生会诊分析、摸排评估,开具良方对症治疗一个月后,该员身心状况明显改善,由衷感慨。

  “戒毒到资阳,看病到成都”,这是四川凉山地区不少吸毒人员多年来口口相传的说法,尤其是该地区的艾滋病戒毒人员。但是,2019年来,他们的这种认识已悄然改变。他们普遍感受到,在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无论大小病痛,都可以享受到与四川省医院一样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为何会有如此变化?这一切,都是资阳所在医疗戒毒工作中,坚持以戒毒人员为中心的智能化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戒毒理念,着力内外联动、借力社会优势资源建设“医联体”,先后与华西医院、四川省医院等多家社会优质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不断探索医疗戒毒新技术新方法,开辟戒毒康复成功路的结果。

  2019年,随着《关于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医疗工作的通知》的出台,资阳所为扭转医疗中心机构设置不健全、医务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局面,从医疗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专业化平台搭建、对外联动合作等方面着力下手,特别是在“医联体”建设上作出了重大突破。通过与四川省华西医院建立精神卫生专科联盟、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立的远程会诊合作、成立资阳市人民医院分院以及与资阳市各级医院建立传染病专科联盟、胸痛中心联盟、精神卫生联合体、医学影像远程诊断联盟,逐步形成了从省级到区级、从公立到私立多级层、全方位的医疗机构联合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医疗机构专科优势资源,补齐场所医疗工作在艾滋病防治、言行异常人员治疗、医学影像资质及医技力量等方面的短板。

  资阳所医疗中心主导的医联体,针对患病戒毒人员在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和矫治巩固期的不同症状,主要负责收容体检、疾病的诊治、戒断反应和稽延性症状的处置、脱毒治疗及急性毒品中毒的抢救,以及探索医疗新方法祛除心瘾等工作。今年1-10月,医疗中心开展生理脱毒评估、转区评估3000余人次;新增美沙酮维持治疗28人;开展戒毒康复门诊(主要是吸毒所致相关疾病的治疗和抗复吸治疗)3700余人次,精神科门诊600余人次,中医戒毒治疗门诊(主要采用韩式电针治疗仪、太空舱中药熏蒸治疗仪)69人次。

   “尊敬的资阳所警官和全体医务人员:你们好!自从9月20日入所戒治,当月22日住院以来,是你们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想方设法联动华西、省人民医院,多次邀请专家来所为我们现场会诊或远程会诊,以及双向转诊等,为我们了解病情、制定方案,让我们得到及时治疗;是你们在每次输液时耐心仔细、不厌其烦地帮我们尽力保护脆弱的血管。你们以救死扶伤的精神,用精湛的技术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的病情逐渐好转……我们在这里表示万分感谢!”医疗中心留言簿上,许多病患戒毒人员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激之言,尤其是艾滋病戒毒人员。他们在社会上就医屡次遭遇拒绝,入所却得到场所医院的精心治疗后发出肺腑之言。

  资阳所医联体建设进一步突破了戒毒医疗工作发展瓶颈,探索出了戒毒康复治疗的成功之路,全面提高了戒毒医疗服务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与地方各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实现了专家共享、现场会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务人员派驻、设施设备共用、开辟绿色通道等,逐步提升了场所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破除技术难题,提高了场所医疗质量,为大量收治病残戒毒人员和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提供了更好的的医疗保障。二是通过上级医院专家来所坐诊、巡诊、查房和业务讲座提高了场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三是通过和雁江区人民医院的医学影象远程诊断服务,解决了场所无专业影像人员,无相关资质的问题,也减少了带病员离所就医的执法风险。四是通过与资阳市人民医院建立分院,场所的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直接拿到资阳市人员医院设备科维修,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五是通过专科联盟建设,场所的精神科病人、胸痛急诊病人和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更加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有效降低了所内死亡的风险,保障了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

mmexport1574997780515.jpg

  家园式管理、人性化关怀重燃HIV戒毒人员生命之光

  走进“更生苑”“康复苑”,川西民居的古朴之风赴面而来,顿感心态平和恬静。“更生苑”,100余名艾滋病戒毒人员衣着白色炼功服,专心至致打着太极,民警马文杰穿梭在他们中间,手把手地纠正动作……“康复苑”,民警韩志勇和邱涌等正在给列队的200余名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发放药品,他们依次把药品分发到每一名病员手中,逐一核查无误后并现场督促服用……资阳所艾滋病专管队的家园式管理营造的亲情氛围和人文化关怀温馨浓郁,点燃艾滋病戒毒人员生命之光。

  资阳所艾滋病感染戒毒人员专管大队(“更生苑”“康复苑”)的建筑布局、内外墙装饰都按照川西民居风格打造,宿舍依据感染者的爱好和特点布置,墙面、走廊、功能室蕴含的积极向善的戒治文化入眼入心,戒治环境整洁舒适,家园氛围轻松浓烈。“1个宿舍就是1个家庭”, 按照家园的“一会”“五组”运行,有助于感染者在模拟家园中,遵守《家园公约》和“家园规则”,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义务和职责,家庭成员或同伴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同化,从而维护戒治秩序,抵制歪风邪气和错误行为,突出了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有利于感染者回归社会后的更生成长。尤其是感染者一日矫治流程,按照教育、康复训练、习艺劳动等要求安排得规范详细,在学习日、休息日、习艺日,矫治流程各不相同。民警也有一日工作流程,管理、陪伴、指导的角色适时转换,规范有序。家园式管理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者,适合感染者的身心特点和戒治需求。

  “以人为本”在“更生苑”“康复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除行之有效的七步特色教育法(民警陪伴成长、家长学校互动、志愿队伍支持、成长团体互助、成功戒毒教育自尊、生活教育自强、就业培训自立)外,资阳所对感染者的人文化关怀注入了生命教育、康复训练、回归指导等新元素,更有针对性,更切合感染者所需。

  一是引入生命教育。艾滋病感染者大多悲观绝望,求生意识弱,资阳所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教育感染者“关注现在”,着力激发生命活力,培育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意识,从而强化不恶意传播艾滋病的意念。同时循序渐进开展个体、同伴、群体的主题活动,强化家庭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升华开展救助生命、关爱生命教育活动,改变他们的不良心态,锤炼坚强的生命意识,应对回归社会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是以医疗救治为主开展康复训练。感染者普遍生命质量差,体质差、患病多,除提高生活标准,配备鸡蛋、牛奶等,资阳所在全力救治感染者上付出了超常努力,借力社会优势资源,探索建设医联体,保证了感染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感染者所外就医住院,民警不仅负责监管,而且对感染者进行亲人般悉心照护。免费抗病毒治疗、美沙酮治疗,健身操、太极拳、瑜伽、体育运动等康复训练,围绕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感染者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而精心设计。心理矫治中心运用专业器械和量表,辅助感染者脱毒、体能康复、抗复吸、技能训练,为感染者量身定订制心理治疗方案等,给予感染者切实的关怀。特别是今年拍摄的微视频《信心》,讲述了艾滋病感染者李某的戒治经历,很有代表性。李某病入膏肓,被家人朋友抛弃,入所后自暴自弃,抵制戒治,恶意袭警。专管民警仍然不放弃,送到省内最好的医院治其身体疾病,帮助其跨所寻找笔友,治其心理顽疾,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某回归社会后做了一名艾滋病防治志愿者。

  三是开展回归就业服务。资阳所针对感染者就业难题,以就业谋生为指导重点,进行社会适应性评估、适应性辅导,以及生活技能、社会化、后续照管、抗复吸训练等,并主动积极协调,联系政府、企事业单位为感染者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信息,给予感染者实实在在的关怀。资阳所与凉山地区合作,实施“基地工程”,建立绿色回归家园,帮助感染者回归社会顺利就业。据统计,1286名感染者在当地政府就业培训中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并通过“2+3”模式顺利回归就业。

  2018年11月,资阳所全面推行全国统一基本戒毒模式以来,创新工作方法,延伸社会职能,针对部分地区患病戒毒人员多,距离遥远,亲人探访难度大的实际问题,先期在凉山布拖、宜宾江安建立开通了远程视频亲情会见平台,方便患病戒毒人员亲属探访、法律咨询等,有效促进了病员家庭帮扶、指导工作的落实。同时,为响应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三个融入”工作号召,资阳所在凉山布拖县建立了“爱之家戒毒工作站”,主动肩负病残戒毒人员家乡的扶贫攻坚、禁毒防艾的社会责任。

  自2008年开始集中收治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男性艾滋病戒毒人员以来,资阳所始终以“尊重生命、降低危害、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坚持“家园式管理、人性化关怀”工作思路,完善系列硬件设施,尊重、关爱、接纳、戒治5000余名感染者,现4000余名改善身心,戒除陋习,敬畏生命、珍爱生命,顺利回归,自觉担当“艾滋感染到我为止”的社会责任。同时成功举办了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艾滋病集中管理治疗培训班10余期,接待了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兄弟单位1000余人次的学习交流;形成了以“关爱救治、权益维护、转介帮扶”三大中心为基础,集艾滋病戒毒人员司法保护、心理辅导、社区矫正、社会关怀、延伸服务和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巨大平台。

  资阳所集中管理治疗艾滋病戒毒人员实施的“家园式管理、人性化关怀”举措,不仅点燃所内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生命之光,而且溢发出更多的“墙外香”。

  化解职业暴露风险,保障民警职工生命安全

  病残戒毒人员集中管理治疗工作职业暴露风险大,尤其是艾滋病戒毒人员的集中管理。为此资阳所党委提出了“保障有力,科学防护”的工作思路,引导民警全面了解各种疾病尤其是艾滋病的病理特征,熟悉掌握普遍防治原则和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操作规程,要求民警在工作中要做到“五不”、“四要”和“三个特别注意”,主动与市疾控中心、医联体等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储备好阻断手段和药品,按职业暴露等级、时间、阶段保证第一时间处理或服用,使职业暴露预防得到全面保障。

  2009年12月1日,资阳所自筹资金建立了民警职业暴露优待抚恤基金,一次性注入100万元,接收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近30万元。民警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可得到20万元优待抚恤金;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死亡的另外追加20万元。“谁都不希望有人来领这笔钱。”这是所党委、专管民警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目前,场所在仅有防护手套、口罩和眼镜等基本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必须增强责任心,加强自我防护,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尽管如此,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仍然很大。至今,场所艾滋病感染职业暴露共发生7起,均发生在手术、抽血、输液过程中。所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慰问,安排服用了阻断药物,最终全部幸免未感染;另外针对肺结核等传染病存在的暴露风险,2019年来场所正在专题调研这一课题,毕竟基层专管民警24小时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医院院长曾玉梅,曾在给一名艾滋病感染病员做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穿刺治疗时,病员血液突然喷溅到曾玉梅眼睛里。吴小琴、张莉都是年轻靓丽的护士,工作中都曾遭遇过感染者的针头刺伤手指。服药阻断治疗期间,她们均出现了严重的失眠、呕吐、疲倦等强烈的生理反应,单位安排她们回家休息。可她们考虑到医院人手少,工作紧,曾玉梅没有休过一天假,吴小琴、张莉也仅休息了最艰难的几天,就又把压力和工作都默默地扛下来了。严重的药物副作用让她们备受煎熬,但一到工作岗位,看到病员期待的眼神时,她们又对这份职业重新焕发出旺盛的激情,脸上始终挂满亲切的笑容。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传染病医疗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津贴。2009年至2018年间,资阳所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按规定发放了高危津贴,但自2019年来又按省局指示取消了。“即使没有高危津贴,工作还得照样干,而且只能干好,不能出事。”这是专管大队和所有医护人员的共识。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显赫功绩,这一群平常得如同管理区内随处可见的垂柳一样的人,始终秉承“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司法精神,恪守职业情操,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点亮了一个又一个濒临绝望的病残戒毒人员的生命之光。( 刘康君)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