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对夯实基层治理规范推行“一村一辅警”的思考

来源:峨边县公安局 作者:李世平 发布时间:2022-12-30 10:25:55

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针对农村警力薄弱、派出所警力沉不下去、工作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深入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改革机制,使“村辅警”真正成为了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强化了农村治安防范体系,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2021年以来,全县公众安全感、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排名均升至全省前十六位。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对“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重要意义

根据峨边县13个(乡)镇99个行政村(社区)人口分散、辖区面积大、警力有限的具体实际情况,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是公安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当前,“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带动和发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公安工作,参与公安工作,共同构筑深居基层一线的治安堡垒,用99个村(社区)的稳定换取全县和谐平安的社会局面,对创建平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公安工作贴近群众的需要。为切实改变农村地区公安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做好农村警务工作,切实将农村辅警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有效增强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治安防控等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让公安工作更加接地气,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解决驻村警力不足的需要。当前,我县7个派出所处于公安改革的重要时期,警力严重不足,有的驻村民警要负责至少三个村的警务工作。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加强“一村一辅警”队伍建设是解决驻村民警警力不足的最好办法,“一村一辅警”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好的工作效应,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需要。“村辅警”联系群众最广泛,治安状况最熟悉,能及时处理各类治安问题和民间纠纷,大幅减轻公安机关的工作压力,使公安机关能够集中精力办大案要案。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一村一辅警”队伍对今后开展好各项公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强力夯实工作基础,紧抓“三个到位”。一是人员高配到位。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县组织部在村(社区)“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中,选拨了99名干部配备为驻村(区)辅警,公安机关进行了严格政审,既实现了“一村一辅警”进村(社区)班子的高配,又实现了村(社区)辅警的全覆盖。二是同级财政保障到位。将辅警薪酬福利、表彰奖励、装备被装、教育训练和日常管理所需费用统一纳入经费预算,由县财政足额保障。在购买社保、团体意外保险的基础上,2022年每月为辅警增加工资500元。同时,县局实行辅警层阶管理,根据辅警岗位特点增设绩效奖金,为实绩突出的辅警额外发放补贴津贴,进一步提升薪酬待遇、激发工作动力。三是硬件支撑到位。积极推进辅警装备更新换代工作,统一采购一批新式辅警装备,增配警用摩托车和防爆盾牌,在驻村警务室全面配齐辅警休息用床、热水器、空调等生活设施,切实解决工作生活后顾之忧。

(二)强化健全管理机制,紧扣“三个环节”。一是本土化招聘,层层把关选适才。积极选聘当地户籍、口碑良好的村(社)干部、退伍军人充实到辅警队伍,确保新录辅警政治品行好、身体素质好、群众基础好、属地情况熟。全县招录的“一村一辅警99%以上为峨边户籍,均按照户籍常住地进行了驻村配备。二是系统化培训,战训合一提能力。建立岗前培训机制,结合驻村辅警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为期1个月的实战技能、警情处置、治安管控、纠纷化解等系列入职培训课程,将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全警实战大练兵等工作延伸覆盖辅警队伍,强化辅警政治理论学习、纪律作风建设和实战能力锤炼。同时,实施以岗代训机制,培训期间每周安排辅警参与派出所值班、接处警,在工作实践中促进所学理论知识落地转化。三是制度化管理,严明奖惩激活力。制定出台《峨边县公安局辅警日常管理和奖惩考核制度》《峨边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层级管理办法》,将辅警工作任务相应转化为具体考核指标,实行“一月一考”动态考核排名机制,对连续考核表现优异的辅警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推优入党,对连续考核排名靠后的辅警通报批评、扣发补贴,对违反纪律及规章制度的辅警视情予以诫勉谈话或解聘处理,树立起重能力、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激发辅警干事创业热情。

(三)强推全力尽责履职,紧贴“三大职能”。一是突出矛盾纠纷排查职责。充分发挥驻村辅警熟悉乡情民情、离群众近的优势,定期组织辅警与村干部交流座谈,日常安排辅警上门走访,及时掌握治安情况和社情民意,对重大矛盾纠纷隐患落实属地派出所所长包案回访,形成“一案一档”工作台帐,确保动态有人注意、问题有人报告、困难有人解决,有效减少矛盾纠纷问题升级。今年以来,“一村一辅警”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6.3%,全县矛盾纠纷接警量同比下降12.7%。二是突出情报信息搜集职责。驻村辅警实时上报辖区内反常和不稳定因素等情况,助力实战部门及时掌握可疑人员活动轨迹和案件线索。今年以来,共协助抓获“网逃人员”9人。三是突出服务身边群众职责。以驻村辅警为支点,以点带面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群众意见收集、户籍业务代办等便民利民工作,进一步延伸服务群众触角,共组织驻村辅警开展送证上门、寻找走失群众、帮助行动不便群众出行等服务20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6000余份,深受辖区群众好评。

三、对健全完善“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思考

(一)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得到较大整合,但短时期内“村辅警”能力、素质等难以完全适应要求。由此可见,推进落实“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决克服个别“村辅警”身上临行性工作的错误观念,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信心,强化韧劲,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一村一辅警”警务开展情况,争取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解决农村辅警的工资、服装的问题,保证“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常态化开展,避免出现“一阵风”现象。

(二)在培训管理上再提升。科学合理地研究制定“一村一辅警”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做好技能培训和体能训练;进一步完善健全村辅警工作量化实施办法,对村辅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加快落实奖惩机制、末位调整等有效措施强化队伍管理;在乡镇、村主要路口和人员密集区域悬挂统一制作的“一村一辅警”提示牌,将“一村一辅警”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方便村民联系和社会监督。

(三)在工作作风上再扎实。发扬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一如既往地把村辅警工作做好、做深、做实,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社区(农村)警务工作的排头兵,保证能在第一时间收集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发现社会稳定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和社会公共治理的新力量。

(四)在媒体宣传上再加强。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一村一辅警”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让广大群众切实了解“一村一辅警”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一村一辅警”工作,形成人人支持“一村一辅警”工作、人人参与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

(峨边县公安局治安大队    李世平)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