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资阳:特巡警开展“集训周”专业力量训练

来源:资阳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 作者:颜东 发布时间:2022-05-18 16:03:05

为深入推进资阳特巡警专业力量“1+4”体系建设,按照“专题部署、科学施训、科技赋能、实战练兵、保障先行”的原则,采取“训练与实战”相结合的方式,纵深推进训练工作,于5月9日至16日,资阳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组织开展特巡警专业力量“集训周”,强化专攻精练,促进综合体能、专业技能上台阶。

微信图片_20220518161058.png

一、专题部署抓落实。成立以支队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训练工作副支队长为副组长,各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开展专业力量训练工作。组织召开“集训周”专题部署会,周密部署,强化举措,细化责任,明确训练目标方向,组建由指导教官、驻训教官、专业人才等力量组成的训练体系专班,建立完善的训练体系。制定《特巡警支队“集训周”训练实施方案》,明确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科目,对训练要求、推进时间、训练成效等方面逐一进行明确,确保专项训练有序有力推进。

微信图片_202205181602192.png

二、科学施训锻精兵。严格按照公安部《公安特警队训练与考核大纲》《全国公安机关治安民警专业练兵手册(公安特警科目)》和省公安厅《全省公安特警训练重点与考核标准(2022年至2024年)》相关规定,明确训练标准,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按纲按需施训。坚持分类施训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练兵体系,采取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基础能力重点突出队列、理论知识、综合体能和基础技能;特巡警专业力量重点突出专业能力训练,突击队突出攀爬索降、长短枪应用射击、狙击战术射击以及综合战术训练;排爆队突出安检和排爆技术基础、安检排爆装备器材操作使用以及综合处置训练;机动队突出模块化防暴战术训练。

微信图片_202205181602191.png

三、科技强警提能力。支队紧盯科技前缘,高度重视高精尖技术人才培养,充分发掘民警特长爱好,多批次选派民警到先进发达地区警队、院校、科研院所跟班考察学习无人机技术。支队民警陈俊宇被聘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高级教官、四川警察学院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教官;招录2名无人机高端人才,充实无人机实战队伍。无人机训练以全省无人机比武为契机,多形式开展无人机训练工作,重点开展高空侦查、抢险救援、跟踪搜捕、二维拍摄、三位建模、无人机反制等训练,同时利用无人机与三支专业力量开展信号传输、空中喊话、投掷烟雾弹等协同作战训练。

微信图片_20220518160219.png

四、集训练兵促实战。始终坚持“以训促战、以战促训”的原则,5月16日,“集训周”最后一天,支队采取无预案模式,通过市局情指中心下达增援力量快速集结指令,要求着装规范、装备齐全、通信畅通、保障到位,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统一集结,检验支队快速反应能力。拉动集结完毕后,支队以模拟警情的方式,开展劫持人质、涉爆现场、群体性事件等模拟警情处置,检验三支专业力量“集训周”训练成效。在“集训周”期间,特巡警支队接110指挥中心指令,雁江区某施工现场发现一枚废弃手榴弹,接到指令后支队排爆队携带排爆装备迅速到达现场,立即疏散群众,进行现场排查,制定排爆方案,后经请示市局领导同意,利用排爆罐车将爆炸物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引爆。

微信图片_202205181610581.png

五、保障先行助战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支队在“集训周”开始前,提前做好训练场地、器材、装备准备,专人负责现场饮用水、防暑药、生活物资等保障工作,确保训练工作有序开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公安特警专业力量体系建设“1+4”制度规范》,持续深入推进专业力量装备建设,按照“应配尽配”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采购各类新型装备,使装备配备更加精良。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特巡警队伍建设,大力关心支持队伍发展,着力提高民辅警薪资待遇,确保队伍稳定。通过社会招录、公开招聘等方式不断充实警力缺口,截止5月9日,新增辅警50人。

 


责任编辑:杨东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