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巾帼不让须眉!她用智慧和温情守护公平正义

--盐边县人民法院田景燕同志荣立二等功
来源: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法院 作者:林洁 发布时间:2025-05-28 09:19:22

五月,攀枝花市记二等功公务员和记二等功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举行,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攀枝花市记二等功公务员和记二等功公务员集体的决定》,并进行了现场表彰。其中盐边县人民法院田景燕同志被记二等功。

image.png

田景燕,女,中共党员,36岁,现任盐边县人民法院渔门人民法庭庭长、审判员、二级法官。该同志长期扎根基层审判一线,主要负责盐边县北部片区的家事案件的审理和矛盾化解工作,通过高质量的家事审判工作有力维护了辖区婚姻家庭的稳定,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各民族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成效明显。近年来,田景燕同志先后荣获政法舆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盐边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温调暖审,她是“家有千结”的“解结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无小事,婚姻家庭纠纷折射一个家庭的内部矛盾,影响着数个家庭的聚散离合,因夹杂着当事人的情感纠葛,处理起来纷繁复杂,不仅要理清法律关系,还要兼顾当事人的情感感受。为避免“打官司”加深当事人情感裂痕,田景燕将情感修复贯穿始终,把法律的刚性与女法官的柔情相结合,及时通过换位思考、亲情感召、心理疏导等方式引导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说理诉情,修复夫妻、父母子女间的情感裂痕,成功挽救濒临破裂婚姻60余起。为实质化解家庭矛盾,田景燕将调解工作贯穿始终,主动介入庭前、庭中、庭后各阶段,在法理情交融中探索家事纠纷最优解,妥善调撤家事纠纷270余件,年均调撤率68%左右,对80余件纠纷开展判后答疑和判后回访,既解“法结”,又纾“心结”。为实质化解涉彩礼纠纷,田景燕将联动治理贯穿始终,完善涉彩礼纠纷全链条化解模式,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治理同向发力,诉前以非诉方式成功化解彩礼纠纷12件,诉中成功调解涉彩礼纠纷30余件,16件案件当庭返还彩礼143.2万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防治结合,她是“一老一小”的“守护者”

“一小”连着朝阳,“一老”连着夕阳,“一老一小”既是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也是民生的重要依托。工作中,田景燕将未成年人养育指导、老年人权益保护融入审执全过程,致力让“朝阳”更美,让“夕阳”更红。在处理涉“小”纠纷时,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口前移,运用诉讼辅导、心理诊疗、随案执行等机制,与社会、学校、家庭共筑防火墙,最大限度降低家庭关系变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在一件案件办理中,针对当事人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全市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系列司法宣传6场次,发放《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80余份,促成130余件纠纷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48件案件当庭给付抚养费245.38万元,让幼有所依、幼有所育落到实处。在处理涉“老”纠纷时,积极提供“适老型”诉讼服务,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开展上门调解、巡回审理14件次,会同村社干部、亲戚长辈综合考虑和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成功调解赡养纠纷8件,落实审执兼顾的判后保障措施,为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的6位老人执行到位赡养费,情、理、法结合促使子女自觉持续履行赡养义务,既实现物质上的支持,又实现精神上的慰籍,让老有所养、心有所安落到实处。

image.png

同心致远,她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为更好处理民族同胞之间的纠纷,田景燕把审判工作作为民族团结的强化剂,冲破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与法律法规的壁垒,妥善化解涉家事纠纷240余件,走出一条化解基层矛盾与民族团结的新路径,以司法之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2022年11月,渔门法庭石榴籽调解室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为方便各民族群众诉讼,田景燕贯彻“如我在诉”理念,结合辖区人口多、诉讼能力弱、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在立案窗口安排2名干警,实现法律咨询、诉讼辅导等双语沟通,提供离婚、抚养等14类常见纠纷诉讼文书模板20余套,灵活利用午间时间开展审判工作40余件次,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线上调解、电子送达等智慧方式开展诉讼180余件次。为满足各民族群众的司法需求,田景燕依托 “石榴籽”调解室,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指导“石榴籽”调解员灵活运用法律规定及风俗习惯作为调解依据,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50余件,以“石榴籽+司法确认”高效化解纠纷120余件,“石榴籽+法官”平和地促进家族间对抗情绪严重的42件家事纠纷实质化解,有效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田景燕同志驻守在芸芸司法岗位上,在一桩桩家长里短中抽丝剥茧,用真情化干戈,用柔情筑和谐,在一次次审判调解中传递司法温度,守好“小家”的和睦,护好“大家”的安宁,书写了新时代女法官的巾帼担当。下一步,盐边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确保司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同时以此次干警荣立二等功为新的起点,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切实增强干警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林洁)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