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对所有百家班的观众而言,都将是难忘的一天。
首先,今天的戏很好,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传统戏,也有《二鬼拜师》、高腔路子的《放奎》等鲜见于舞台多年的冷背戏。巧合的是,四折戏的故事都是在晚上发生的,冥冥中注定了今天的戏该摸黑唱(一笑)
其次,今天的票也卖得好,不到1点20,观众基本都坐满了。剧场外,看了一辈子戏的老戏迷正和演员聊得热火朝天;剧场内,最后排几位录像老师正紧张地调试着设备,前排的观众则斜靠在椅子上,享受着剧场凉爽的空调。
突然,离开戏还有不到二十分钟的时候,热浪弥漫了剧场的每一个角落——电扇、空调停转了;紧接着,原本明亮的剧场也暗了下来,手机的微光竞成了最亮的光源。最先发现停电的,是化妆间里走头个戏的演员——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脸和手中的笔了。
停电打断了所有人,“什么时候来电?”成为了剧场里最热的话题,没有了电扇和空调、没有了电灯光和电音响,演员和观众,又怎么能看戏和演戏呢?
社区通知要下午四点才来电,经过迅速商议后,代霞梅团长决定正常开演。没有灯光怎么办?大家暂时用手机照明;没有麦克风怎么办?技艺精湛的演员们用自己的肉嗓子,照样让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秋老虎肆虐的今天,没有空调的剧场闷热难当,但观众和演员们没一个有怨言,经过了短暂的慌乱,回复到了之前的状态。
第一个戏演到一半,演员罗勇买来了两颗白炽灯泡,同黄小伟老师一道挂在了剧场两边的柱子上;又带来了一台音响和三个无线话筒,减轻了舞台上演员的负担——他们也都是接近退休年龄的人了。
《马房放奎》上场时,随着演员任少坤点燃手中的火捻,火光照满了整个剧场,正像我们的民营川剧团,虽然条件艰苦,却仍然在给观众和川剧艺术带来美好和希望。
电是在《五台会兄》快要幺台时来的,罗勇在唱“一把手拉六弟”时拉了个警报,竞把电灯和风扇都“喊”亮了。正在门外化妆的演员秋菊,看到电来了,激动地跑进剧场,和代团母女一道喊了一声“耶”——这下她的《前帐会》可以松活一些了。五郎与六郎弟兄,自金沙滩一别,不意竟在夜深人静的五台禅院重逢,真好似拨开云雾见青天;观众和演员《五台》的终场,终于等到了来电,这激动,这喜悦,恐怕也不亚于杨门弟兄了。
这一天对所有百家班的观众而言,都将是难忘的一天。尽管遭遇了种种意外,但可爱的观众们仍然用行动支持、配合了剧团演出的顺利完成。百家班的各位演员,更是在克服天气炎热、戏装厚重、身心劳累等种种不利条件的情况下,为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最好的艺术享受。这种敬业精神,正是百家班川剧团能够历经二十年风雨依然红火的重要原因。
让我们向代霞梅团长,向现场的所有观众演员致敬!
向长期坚守在民间的每一个民营剧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