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坐落民间的“地下川剧”

来源: 作者:马子茹 刘佳慧 谭明涓 发布时间:2023-03-27 13:55:33


        我彷佛走进了另一个时代。 大大的塞城收藏品市场挂在墙头上, 走下楼梯, 就能看到一些老旧的手链, 瓷器, 字 画等等。 摊旁的大爷们吆喝着 “ 来看看啊, 童叟无欺的。 ” 在这吵闹的市场中隐隐约约的响起一声戏曲, 声音断断续续, 好像是从播放机里放出 来的, 声音带有一点播放机的沙哑和卡顿, 但依旧能听出来它原本声音的清亮。顺着 声音往里走, 是一件对外开放的大厅, 厅里坐着各色的人, 喝茶的大爷, 打麻将的阿 姨, 化了半妆正在招待客人的川剧演员 …… 屋里熙熙攘攘, 却不会让人觉得烦躁, 反 而莫名的安心, 一种大院里街坊邻居闲聊的感觉扑面而来。 

1679896779911106.png

  接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走进正屋。里面摆放着桌椅, 正前方就是一桩戏台子。 大概是我进来晚的原因, 位置差不多都坐满了, 最后找了个最左侧的一个偏僻位置坐 下。 一切都准备好后, 几声乐器的敲响, 几声声音的出现, 表演就此拉开帷幕。 我闻了闻这杯冒着热气的茶, 还不错。 浅浅的喝了一口, 嘿, 比我想象中好喝一些。 我不会品茶, 但这个茶却让我打心底里觉得好喝。

1679896848661078.png

1679896848946563.png

1679896848231064.png

   注意力再次回到川剧上, 已经到了第二个节目了。

1679896928552201.png1679896928277921.png

1679896928546136.png1679896966929150.png

1679896966567380.png1679897008596786.png

   其实我不懂剧, 也听不懂四川话。 但是这个表演却让我看的津津有味的。 你听, 这激扬的唱腔; 你看, 这精美的服饰。 演员的一瞥一笑, 一言一语, 都会让我 感受到川剧本身的魅力。 川剧对我来说就好比这茶, 闻着香, 喝着好喝, 虽不知其中 韵味, 但依旧不妨碍它自身所带的价值。   小小的一间戏坊挤满了听戏的人, 大多都是 8 , 90 的老爷爷。 与几位老爷爷闲谈, 发现他们都听了好几十年的剧了, 对每个剧演什么都十分的了解 , 甚至还能分辨出这个演员唱得好不好。有个老爷爷还贴心地问我 “ 小姑娘, 这剧你能不能听懂啊。 ” 我笑了笑, 摇了摇头。 他就十分热心的给我普及这个剧的背景, 故 事, 蕴含的道理等等。 表演结束后, 因课题需要, 找了以为演员老师询问一些有关川剧的问题。一开始, 我 们还在想怎样把问题问的简略一些, 因为我们的问题有点多, 怕会让老师心生烦躁。 但结果却与我们所想的完全相反。 老师没等我们再问什么, 就会顺着我们这个问题的 方面自己接着讲下去。 比如, 我们问川剧的乐器方面。他就会和我们说这个乐器的历史, 发展背景, 来源, 作用等等。 其实整个过程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所说的 “ 川剧中具有教育意义。 ” 这个话 不仅仅在老师的口中听到, 在之前和一些大爷们聊天时他们也总是会提到。说哪个剧 目具有哪些教育理念, 哪个剧目蕴含哪些哲理等等。 在这之前, 我以为戏仅仅是人们 的一个娱乐消遣活动, 一个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而已。所以, 在和老师聊这些时我对 于戏剧的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面。   最后, 和老师聊到的就是关于川剧的传播发展这个方面。 我仍记得当时和老师聊天时说的 “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这个地方自身带有的民间气 息给吸引住了, 它好似游离在高楼大厦之外的一个具有年代感的民间小作坊。 ” 对于戏剧我更多的了解是在电视剧和小说上面, 所以对于这种戏坊都是自己在脑海中 凭空想象出来的。 当我真正踏入这个地方的时候, 我才深刻的了解到为什么以前的人 们都爱来看戏了。 在这里, 没有烦恼, 没有忧愁, 有的只是要听戏的愉悦。 你甚至可 以和他人搓几盘麻将, 逗逗在窗台边晒太阳的小猫, 再不济, 免费的茶水, 够你随意 的品尝。 老师也和我说, 他想要做的也是一个氛围感的打造, 让人们走进这里就会被深深吸引 。 一下午的调研收获颇多, 千言万语说不尽, 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 还有些语无伦次。   但是最后我想表达的就是。 

1679897008490114.png

  看! 在这快节奏的洪流中仍然坐落着一间缓慢流淌的民间戏剧坊。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