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工作,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区委编办以推进农业农村系统事业单位改革为试点,找准突破口、突出重难点,重构农业农村系统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切实保障服务全区“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有效途径。
突出公益属性,重塑职能体系。一是理顺政事关系。按照“政事”分开要求,将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区种子管理站、区农机监理站等单位承担的共18项行政职责划归区农业农村局机关。二是注重职责分类。整体上区分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类和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类,再根据农业系统业务分布情况和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分块重组为农业技术服务类、产业发展类、检验检测类、教育培训类、基础设施建设类等下属事业单位。三是整合执法资源。将法律法规赋予区农业农村局及所属事业单位在农药、肥料、种子种苗、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质量保护等方面的行政处罚以及与之有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全部划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区农业农村局的名义实行统一执法,彻底解决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
突出精简协同,重塑组织机构。一是整合同类机构。优化整合职能相同和相近事业单位,将区农技站、区农技推广中心、区种子管理站、区植保植检站涉及农业技术服务的职责整合,组建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将区畜牧站、区饲草饲料站整合,组建区畜牧事业中心。二是新设特色机构。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机构,新组建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中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三是做强重点机构。针对中央明确要求加强职责和事关民生的事业机构,强化其技术性、专业性工作属性,目前保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植物保护检疫机构。改革后,区农业农村局事业单位由21个精简为13个,精简率38%。
突出挖潜增效,重塑工作力量。一是精准加减编制。按照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和“瘦身”“健身”相结合的要求,统筹调剂农业农村系统事业编制。本次改革,调剂事业单位间编制42名,唤醒“沉睡”编制8名,精简收回事业编制20名。二是支持满编运行。对编制调增的和有空缺事业编制的单位,支持其通过公开招聘(考调)、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及时补充人员5名,切实保障公益服务质量只升不降。三是跟进配套措施。根据单位工作职责和人员状况,科学合理“定责定岗定员”,确保“每件事有人干、每个人有事干”。同时会同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公益服务经费、涉改人员个人待遇等改革前后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