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兄弟阋墙争土地,多方联动化纠纷

来源:叙永县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9 17:10:59

近日,叙永县人民法院摩尼法庭联合乡镇综治办、农经站、国土所工作人员及村社干部共同办理了一起“兄弟之争”。因地上油菜被毁,弟弟赵小江(化名)一纸诉状将将哥哥赵大江(化名)诉至法院,要求哥哥停止侵害、赔偿损失,不得妨害其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看着诉状上相似的名字和手中的案卷材料陷入思考,这很可能是近亲属之间的纠纷,而近亲属间轻易不上“公堂”,此案既涉亲属关系又涉土地争议,结合农村土地类纠纷案件的特征,承办法官意识到本案双方之间的矛盾成因可能较为复杂、较为深层,要想化解双方矛盾还需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成因。

为打好纠纷化解基础,承办法官主动与村社联系,对原、被告基本情况、双方相处情况及矛盾成因、事发经过等进行了了解,得知双方系亲兄弟,因多种原因彼此感情不睦,关于案涉土地的争议已经村社多次协调而未能成功。后开庭时间如约而至,开庭当日被告却并未到庭,并在电话沟通中反馈强烈的不满意见,原本打算借助于庭审当日双方到场结合各自证据再为其调解的希望落空。

考虑到本案原、被告的亲属关系,案件核心又涉及到土地争议,为做好纠纷化解工作,承办法官决定去争议地实地查勘。

image.png

一踏争议地。庭后,承办法官联系了村社干部,与两兄弟一同到争议地块现场查勘。查勘过程中,哥哥表示其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并办理了父母丧葬事宜,且哥哥家人口较多,应以其所指为界,弟弟对此却有不同意见,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一度紧张。法官、村社干部从亲情、法理出发舒缓双方对立情绪,并引导双方根据证书所列地块图形形状及四至记载、面积与实地进行对照,结合历史使用分界进行指界,但因无土地坐标等数据现场核实,双方对边界又各执一词,指界不一且差异较大,彼此互不相让,初次调解受阻。

二踏争议地。虽然一踏现场调解受挫,但承办法官认为原、被告系亲兄弟,虽因家庭矛盾导致彼此心有嫌隙,以致在土地问题上互不相让,但双方仍有一定的调解基础,考虑到事涉土地,承办法官邀请了本院擅长处理土地争议的资深老法官,并邀请了当地综治办、农经站、国土所人员及村社干部,共同前往争议地再次为两兄弟协调。当日,双方仍对土地边界存在较大分歧,法官及各部门工作人员分别与两兄弟沟通,并从争议的山间地头边走、边谈、边指,但双方始终认为对方“不讲理”,自己所受“委屈”多。虽调解难度较大,但为实质性化解纠纷,各方铆足劲齐齐发力、轮番上阵,从家庭、亲情、农村风俗、法律规定等多方面着手,为双方疏通心理、释法说理。经过数小时沟通,两兄弟终于“松口”,双方于当日下午2点左右共同确认了土地相邻边界的位置,并明确以后各自使用互不相干,弟弟也不再要求哥哥赔偿损失,双方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谢谢你们,感谢你们为我们这个事情操了心”,两兄弟如是说。至此,两兄弟的土地纠纷画上句号,本案的处理也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

image.png

本案是一起多方联动聚力解纷案件的缩影,叙永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承司法为民宗旨,凝聚多元解纷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责任编辑:孟桂壮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