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昌县板庙司法所畅通“警调联动”机制,指导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一起涉及多名未成年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案件,顺利达成协议并及时履行,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起到了普遍教育未成年人的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融合。
近段时间,在辖区某校园内传说某村有一幢房屋是“鬼屋”,出于好奇,几名学生便商量好一起去“探险”。随后,8名学生放学后来到该房屋前,看到房门紧锁,8名学生便用起腿脚功夫,将房门踢开进到屋内。房屋所有人(整家在外生活)在查看监控时发现此情况后,随即报警。由于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派出所接警后,立即联系司法所,启动“警调联动”机制。调解员将8位未成年及其监护人通知到场,从《刑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向他们讲解故意破坏他人财物的后果,以及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严厉批评教育8位未成年人的行为。通过批评教育,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均认识到了错误,随后调解员与房主就损失情况进行核实,所有监护人与房主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并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最终纠纷得以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