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南江法院:沙河法庭以“三个突出”书写时代答卷

来源:南江县人民法院 作者:杨林 黎建 发布时间:2021-10-12 17:47:33


近年来,沙河法庭聚集“三个面向”“三个便于”“三个服务”功能定位,勇担使命、矢志奋斗,近五年审结各类案件1200余件,年均结案率98%、调解率75%,正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时代答卷。

突出党建引领,当好基层治理“排头兵”一是抓实红色基因传承。作为法庭党支部的主阵地,先后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制作红色文化展板,与辖区村(社区)党支部联合开展结对共建活动10余次,努力让干警和当地党政干部在体验式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感受红色文化熏陶,不断提高为民意识和法纪意识。二是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主动融合乡村自治、法治与德治,帮助5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打造“青少年法治讲堂”,开展各类普法活动60余次,制作普法宣传视频5期,厚植群众法治观念。三是帮助防范重大风险。拓宽以案释法范围,开展判前答疑、判后释法80余件次,打消当事人疑虑,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辖区企业、产业发展项目现场“把脉问诊”,提出司法建议4条,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司法智慧。

突出便捷高效,激活为民服务“新引擎”一是基础配置更优化。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原则,及时调整法庭管辖范围,新建面积700余平方米的审判法庭,优化登记立案、信访接待、调解接待等功能分区,同时配强审判服务团队,切实保障辖区5个乡镇8万余名群众的诉权行使。二是诉讼服务更暖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有案必立,特别是针对因劳务或劳动报酬产生的民生领域纠纷,快速立案600余件。通过线上远程调解、巡回审判等多种方式减轻当事人负担,近年来,远程审理案件60余件、远程调解案件400余件、巡回审理200件次,既保证案件办理速度,又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三是纠纷化解更高效。在统筹安排上更加科学、送达时间上更加便捷、效率提升上更加明显,采取类案专办、简案快审方式,推动诉讼要素化、庭审模块化、裁判格式化,从简从快审理案件500余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下降至17天。

突出协调联动,探索诉源治理“多方式”一是注重诉前调解。积极探索形成以法庭为龙头、以特邀调解员为基础、村(社区)调委会与乡镇司法所相互补充的“1+3”调解体系,妥善处理了天宫种植基地等矛盾易激化、风险系数高的涉众型矛盾纠纷20余件次。近五年,人民调解成功率达75%,司法确认案件30余件,新收案件增幅下降明显。二是注重委托调解。对一些矛盾比较复杂,但调解仍有利于解决纠纷的诉讼,在审查立案时便第一时间将案件委托到相关调解组织,对不能调解的则及时立案处理,如因火烧房子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因挖祖坟而产生的多名原告诉讼的侵权纠纷等一批矛盾纠纷,通过委托调解得到及时处理。三是注重诉执衔接。在诉讼过程中做到该保全的保全,及时向申请人宣传执行不能带来的风险,向被执行人宣讲强制执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近五年,审结案件主动履行率达到85以上,申请执行率保持在15以下。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