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指数。小区依法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阵地。
今年以来,宜宾三江新区坚持“法治为民”导向,构建“党建引领、依法自治、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法律服务精准供给、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社区治理新路径。
走进宜宾三江新区凯旋城小区,不远处的多元共治咨询室里正调解着邻里纠纷,在楼栋单元入口处公示栏中的“公区收益公示情况”“物业服务费用使用公示情况”格外醒目。这个曾因停车难、业委会履职争议等问题投诉率居高不下的居民小区,如今已成为宜宾三江新区打造的“法治小区”标杆。
凯旋城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彭帮林介绍:治理过程中,我们广泛摸排了小区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了问题台账。针对居民关心的物业管理、环境卫生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由区依法治区办不定期向各责任部门派单,确保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同时,在小区内搭建了一体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多元合作共治平台,充分发挥了“社区—小区—网格—楼栋”四级协商议事机制的作用。区司法分局还帮助小区厘清依法治理的制度机制,指派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驻点“一对一”帮扶,目前已梳理了涉及小区党支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四类自治主体的工作机制十余项。
作为全省100个依法治理试点小区之一的凯旋城小区修建于2012年,入住居民多是周边县(区)上班族,属典型的“候鸟式”小区。平时小区内主要以老人、儿童居住为主。
为扎实推进小区依法治理和服务提档升级,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三江新区司法分局联合洗马池社区率先在该小区打造“互助之家”“敬老之家”“学习之家”“爱幼之家”“志愿之家”5个普法宣传点。结合“三八妇女节”“植树节”“4.15国家安全日”等节日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义务植树等活动,为小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同时搭建“物业+业委会”的自治平台和“志愿者+义工组织”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平台,实现关爱帮扶零距离。
凯旋城小区居民周女士表示,现在小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丽,物业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排除,居住体验大大提升。
此外,凯旋城小区还创新实施了楼宇党支部建设工作法——把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由生活在小区内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或者党小组长,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三级党建网格体系,不仅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小区治理内生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凯旋城小区模式的核心是将法治要素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建设平安三江、法治三江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江新区司法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小区依法治理工作,通过“做优加法、做好减法、做强乘法”,协同推进减负、赋能、提质,不断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