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植此青绿,以法护宝

宝兴法院组织开展补植复绿活动
来源:宝兴县人民法院 作者:季强 发布时间:2022-05-23 16:04:24

为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维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安全,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环境的能动作用,近日,宝兴县法院依托西河片区补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和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实践基地灯笼沟分支点,在陇东镇中岗村灯笼沟开展补植复绿、生态修复活动。

1653293110.png

活动当天,宝兴法院联合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相关单位,现场监督指导王大志(化名)等六人盗伐林木案的“补植复绿”工作,并从种植行距、树苗大小、成活率等方面明确要求。

2021年,王大志等六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宝兴县灯笼沟等地擅自砍伐林木变卖后获利。宝兴法院经审理后,以盗伐林木罪对王大志等六人分别判处罚金8千元至有期徒刑3年6个月不等的刑罚,并责令六人承担在宝兴县林场内补种70株云杉的民事责任。此前六被告人已自愿认购了24000千克的“碳汇”用于修复受损生态。该案是全省首例“碳汇”替代性生态修复案。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全省首例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侵权人赔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的案件,为全省法院办理环资案件“碳汇”司法修复提供了“宝兴样本”。

1653293132(1).jpg

为全面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并全面修复受损生态,活动当日,在多家单位共同监督指导下,六名违法行为人完成了补种70株云杉的修复任务。“补植复绿”机制作为修复性司法实践的亮点举措,既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惩罚了犯罪,又使受损生态得以恢复,实现了“挽救一个人,恢复一片林,教育一群人”的警示教育意义。

近年来,宝兴法院在审理涉环境资源案件中,始终贯彻生态司法理念,积极引导违法行为人采取科学方式全方位进行替代性修复,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今后,宝兴法院将始终坚持“两山”理念,继续拓宽恢复性司法理念的适用范围,为全面保护、修复生态,护航大熊猫国家公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季强)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