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跟班先进找差距 | 用心做好群众 工作,释放司法温度

来源: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冉成淏 发布时间:2021-04-02 14:54:36

自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名山区检察院严格按照教育整顿工作要求,稳步推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为保证第一阶段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名山区检察院特制订《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检察院“跟班先进找差距、学思践悟促提升”活动方案》,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有力有序推进“跟班先进找差距、学思践悟促提升”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人物简介:

033吴仕莉副本.jpg

跟班对象:吴仕莉(照片)  

272799494929554166副本.jpg

跟班人:康三富(照片)

吴仕莉,198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获评雅安市第三届公诉人与律师辩论赛“最佳辩手” ,现任名山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分工负责第一检察部工作。

康三富,199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8年9月考入名山区人民检察院,现任第一检察部五级检察官助理。

我们院有这样一位检察官,她刚正不阿,在庄严的法庭上让罪恶无处躲藏;她思维敏捷,在唇枪舌剑的辩论场上让对手哑口无言;她执法为民,在一起起案件的办理中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她是同行眼中的法律专家、办案能手,她就是名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也是我这次跟班学习的对象吴仕莉同志。

心系群众、服务百姓,释放司法温度。

微信图片_20210401180920.jpg

做检察工作,做好检察工作都少不了和群众打交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依法办案、善做群众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吴检常说: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充分了解群众的诉求、充分考虑当事人的立场,只有这样我们的检察工作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今年协助吴检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优秀的检察官不单单是法条的适用者,更是法律精神的传递者。这是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但也是两个家庭的一场悲剧。

2020年的一天,25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唐某某驾驶车辆在行驶中与当事人王某某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王某某受伤和王某某年仅12周岁的女儿熊某某死亡,后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唐磊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依法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刑事责任。吴检在收到案件材料后发现,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犯罪嫌疑人在前期赔付丧葬费后未继续进行赔偿,被害人家属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并且多次向本院反映犯罪嫌疑人案发后未积极悔罪协商赔偿,要求本院严惩犯罪嫌疑人并对其羁押。考虑到双方矛盾尖锐,基本无调解基础,对承办人而言较为简单合法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将案件起诉到法院,检察机关负责刑事部分的公诉,被害人自行主张民事权利。但吴检在拿到案件材料后认真分析双方的矛盾点,寻找调解基础,通过对双方当事人多次进行沟通,准确了解双方诉求,找到调解基础,最终经过吴检的多次说理,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民事赔偿协议,犯罪嫌疑人唐某某自愿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获得了被害人近亲属谅解。在吴检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和解协议书,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她坚持学习、不断专研,提高检察能力

微信图片_202104011809201.jpg

吴检常说:不断学习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前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人员作为国家公诉人,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学好法律这一门学问。

记得我最初开始协助办理案件的时候,在吴检的安排下负责摘录一个交通肇事案的阅卷笔录,在学习类似案件审查报告后,花费了5天时间生搬硬套基本只完成了人物、时间、地点的修改,阅卷笔录基本上反映不出案件情况,吴检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类似的案件有他的共性,但每个案件又有他的个性,阅卷笔录的制作必须要客观全面,不完整、仔细的制作阅卷笔录可能会影响检察官对整个案件的判断。在吴检的指导下我尝试着在协助办理案件前收集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了解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收集相关案例;通过长期的学习探索,我在资料收集、文书制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跟班的时间虽短,但是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牢记初心使命,追逐检察梦。

(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检察院  冉成淏)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