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杜绝“黑校车”应综合治理 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来源: 作者:何军林 发布时间:2023-05-27 16:50:08

校车作为学生上下学交通工具,承载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然而,在一些城郊和农村学校附近,“黑校车”却屡禁不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打击“黑校车”,保障学龄儿童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只要我们稍加留意,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网络,总能看到“黑校车”引发的学生交通安全事故,不但给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埋下了重重隐患,而且也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确实如此,被我们称之为“黑校车”的非法营运车辆,其安全隐患是相当大的,一旦出事往往就是大事故。

    通常,“黑校车”司机一般都没有受过从业资格培训,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在营运过程中,为了躲避交警的检查,往往有超载、超速、逆向行驶等危险行为,极易引发重大交通安全事故。而且,“黑校车”的车辆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司机经常私底下购买未经过合格检验的二手车,甚至是报废车,且不参加定期营运检测,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此外,学生的合法权没有保障,由于车辆没有购买乘客的责任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多数司机都会因经济问题而无力承担,学生家长往往投诉无门,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由此可见,乘坐“黑校车”是十分危险的。

    如何才能杜绝“黑校车”的存在?毫无疑问,要守护学生往返学校路上的安全,杜绝“黑校车”的存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综合施策,综合治理,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杜绝“黑校车”,应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校车安全,提高安全意识是第一步,这就意味着要加强宣传教育,要针对校车安全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提出要求,包括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校车司机和随车照管人员、中小学生和幼儿、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相关部门可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平台,对广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增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黑校车”的社会危害,自觉乘坐合法营运车辆,抵制“黑校车”,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杜绝“黑校车”,应积极增加供给。各地应加大在校车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尤其要关注偏远农村地区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为学生们提供安全的校车。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政策理念,坚持公平优先、质量多元的农村教育发展观,既要避免盲目撤点并校,更要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让农村孩子可以就近入学、上好学。同时,要继续办好乡村寄宿制学校,减少农村孩子上学奔波之苦。此外,还可以积极探索校车运营模式,化解市场需求和成本压力之间的矛盾。

    杜绝“黑校车”,应强化监管措施。校车安全关乎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对“黑校车”的监管必不可少。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监督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车安全监管责任,要严格把校车监管施落到实处。家长和学校要注意核查校车及驾驶人的资质,不要让孩子乘坐无营运资质的车辆、无校车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的车辆。尤其针对民办幼儿园领域校车安全事故多发的情况,相关部门要做好重点监控。

    杜绝“黑校车”,应加大查处力度。交警部门对“黑校车”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要实行“重打击”“严惩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一起,绝不姑息,绝不纵容;要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市民,尤其是广大家长,一旦发现“黑校车”,要积极、大胆地进行举报,并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要使“黑校车”如“过街老鼠”,人见人打,使之没有“立足之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笔者相信,在政府的主导下,教育、交通等部门齐抓共管,坚持综合施策,综合治理,就一定能形成强大合力,有效打击“黑校车”的猖獗行为,从而确保学生的出行安全,给广大学生一个安全、无忧、有序的乘车环境,让学生安全上学,安全回家。(何军林)

  

(作者系重庆科技报编委、《巴渝文学》主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行业报社长总编辑岗位合格证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论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持续改善政治生态》入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五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