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做勇于担当、敢于创造的“劳模”党员

来源: 作者:徐乔新 发布时间:2025-05-20 16:47:59

今年5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间,我们迎来了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性时刻,并隆重举行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是一场对工人阶级伟大贡献的崇高礼赞,更是对党员提出的一次高品质精神要求。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的作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请广大党员务必认真学习劳模精神,争当“劳模”党员。

勇于担当,扛起时代责任。担当是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无论是革命斗争年代的冲锋陷阵,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攻坚克难,共产党人始终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更要发扬勇于担当的劳模精神,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各条战线上,党员要带头冲锋,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破难题,真正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敢于创造,激发时代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劳模精神不仅包含艰苦奋斗,更包含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铁人”王进喜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大国工匠”高凤林到“时代楷模”张桂梅,一代代劳模用创新和智慧推动社会进步。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勇于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领域,要大胆尝试、敢闯敢试,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同时,要带动身边人共同进步,形成“人人敢创新、事事求突破”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树立榜样,引领时代风尚。榜样是无声的号召,行动是最有力的引领。劳模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在于他们创造了卓越的业绩,更在于他们以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应以劳模精神为镜,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创造不凡。无论是在生产一线挥洒汗水,在科研前沿攻坚克难,还是在服务群众的最基层默默耕耘,我们都应立足本职、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干赢得信任,以奉献凝聚力量,让“劳模党员”成为群众心中一面鲜红的旗帜。

劳模精神与党的宗旨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劳模精神融入日常、化为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用担当诠释初心,以创造践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