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石,他们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重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应时刻保持奋进的姿态、敢为人先的状态和胸怀全局的大局态,以持续不断的奋斗力量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党员干部要有时刻保持奋进的姿态。这种姿态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勇往直前,面对挑战时的毫不退缩。古往今来,无数党员干部在艰苦环境中,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数百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他们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帮助贫困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种奋进的姿态,源于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是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外在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始终保持奋进的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行。
敢于作为、奋勇争先是党员干部应有的状态。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时刻以“敢”字当头,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党员干部勇立潮头,敢于先行先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党员干部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党员干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挑战,党员干部要保持这种敢为人先的状态,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党员干部要培养胸怀全局的大局态,善于从全局的视角看待问题,把握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党的事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个人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整体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充分考虑到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效应,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的情况。同时,党员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解决好眼前的问题,又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具备这种大局态,党员干部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党员干部的奋斗姿态、状态和大局态,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源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以“三态”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