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资中县司法局“四个三”做实疫情防控

来源:资中县司法局 作者:程志彬 陈果 发布时间:2020-02-11 22:27:56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依法、科学防控病毒的扩散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资中县司法局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迅速响应,科学部署,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战“疫”指示,切实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强化“四个三”工作机制,在联防中守初心,在联控中担使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筑牢坚实的法治壁垒。


“三到位”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到位。制发《关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6个工作组,负责全县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法律服务,对系统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理的领导、协调和指挥。

资中图一.jpg

部署到位。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司法所全面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集中统一领导,每日坚持到岗到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每晚8点通过“云视讯APP”召开全系统防控工作视屏调度会,及时传达市、县会议精神,盘点工作情况,分析困难和不足,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协调到位。班子成员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与其负责片区的党委政府进行沟通协调,积极督促司法所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服务,当好参谋,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三强化”夯实工作保障

强化机制保障。制发《资中县司法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资中县司法局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有效服务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结合职能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着力抓好抓实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


强化激励保障。制定疫情防控激励考核办法,将疫情防控履职情况作为年终目标考核、职级晋升和评先评优参考依据,有效激发全系统干部职工抗“疫”积极性。


    强化物资保障。后勤保障工作组发动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各种渠道采购消毒酒精、84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资,严格物资发放,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为基层一线人员提供了必要的防护安全保障。

    

   “三全面”做优法治宣传

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发挥县委依法治县办职能,督促各镇、县级各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出台《资中县关于开展公共卫生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工作,切实为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截止目前,全县共发放各类疫情防控宣传资料76万余份。


全面浓厚法治氛围。联合县法院等六部门发布《资中县关于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印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普法宣传资料”》,做到公共场所张贴全覆盖,重点防控对象人手一张,居家观察人员每户一份;利用宣传栏、宣传车、村村响广播、便携式音箱、LED显示屏、短信、法治资中等载体,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正确认识、科学防护、依法防控的浓厚法治氛围。

资中图二.jpg

全面提供法律服务。各司法所通过入户、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一对一向重点防控对象、居家观察者提供普法宣传、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截止目前,各司法所累计发放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资料15603份,对3314名居家观察对象提供法治宣传6215人次,调处重大矛盾纠纷5件,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出动46人次。

   

    “三严格”管控重点人员

 严格报告。实行疫情防控期间“零报告”制度,对可能存在确诊、疑似感染和有重新违法犯罪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第一时间向辖区司法所和局相关股室报告,建立台账,分类管理。


严格排查。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中是否存在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严格排查,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排查406人次,对摸排出的3名与离汉回资人员有接触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居家隔离观察,排查刑满释放人员100余人次,目前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均无确诊和疑似病例。


严格管控。为防止交叉感染,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对象临时管控措施,暂时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代替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取消请假外出;严控社会调查、入矫、居住地变更、解矫等环节的交叉感染风险,严防重新违法犯罪;动员1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就近参与所在村(社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志愿服务,在服务中感受社会担当,在宣传中接受法治教育。(程志彬 陈果)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