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驻村,附身解民忧 ——记生康乡学巴底村驻村干部倪跃

来源:甘孜县委宣传部 作者:王永霞 发布时间:2019-12-11 09:35:54

  漫步在生康乡学巴底村,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直通藏家院落,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在自由自在地游戏,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学巴底村这一年发生的新气象、新变化,都与州农牧农村局派驻学巴底村的驻村干部倪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说起倪跃,今年61岁的老党员土登加措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帮扶暖人心,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看这女娃比男娃还攒劲”,土登加措总是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学巴底村距离甘孜县城12公里,平均海拔3400米,全村共有54户202人。2014年识别为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60人,2018年退出。2015年脱贫2户16人,2018年脱贫12户41人。学巴底村是生康乡典型的贫困村,通过乡村共同努力,截止目前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人均收入达8000余元。

  2018年7月,甘孜州农牧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倪跃被选派到甘孜县生康乡学巴底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倪跃一来到学巴底村,为了吃透村情,她克服语言障碍,主动学习藏语,扑下身子,走家串户,访贫问苦,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与每一位党员干部谈心交流,反复走访村民座谈交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理清发展思路,认真做好民情日记,为更好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种植业技术指导.jpg

种植业技术指导  

  “学巴底村群众基本都是种‘懒庄家’,靠天吃饭,没有除草、施肥、打药等习惯,亩产很低,倪跃经常深入田边地角手把手指导农户种植生产。”翻开倪跃随身携带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学巴底村群众的生活、生产及思想状况。

  贫困群众要脱贫,产业支撑是关键,倪跃在逐户摸透村情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她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州农牧农村局项目资金援助,从青海农业科学研究所调运青薯9号新品种马铃薯5000斤;从州农牧农村局和县农牧农村局协调甘蓝、香葱、白菜、西葫芦等各类蔬菜种子4000余袋、波斯菊花种子80斤及生物有机肥、地膜等,针对“懒庄家”的情况,反复进行思想引导,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发动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蔬菜,与此同时,年初在贫困户更噶翁须和俄措家地中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5亩,试种秦艽2亩和本地大蒜0.5亩。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巴底村马铃薯亩产达6000斤,比过去翻了一番。大蒜亩产2000斤,批发价5元计算,产值达10000元,净收益达2400元/亩,与其他作物比较经济价值高。生康乡已决定将倪跃引种青薯9号马铃薯和大蒜作为2020年“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推广种植。

  贫困户益西达瓦说,“青薯9号马铃薯块头大、光滑、口感好,受到了我们村老百姓的一致肯定,今年我家种植的3亩青薯9号马铃薯,收获18000斤,比去年每亩增收960元。”

  倪跃同志还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农家书屋、村民大会等宣传载体,召开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会25场次,覆盖群众2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00余份;协助贫困村编制村级产业发展规划1个;引进推广新品种5个、推广新技术2个,示范推广优良品种1个。

农民秋收生产技术培训.jpg

农民秋收生产技术培训  

  “群众事无小事,学巴底村就是我的家”,谈起驻村帮扶感受倪跃这样说。倪跃常年走村入户,当她了解到学巴底村群众衣服普遍破旧,在寒冷的冬天还穿的很单薄。她争取多方援助,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筹集到各类过冬衣服5000余件,让村民过上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感谢州农牧农村局为我们学巴底村派来了这么好的‘驻村干部’,一年来,倪跃倾情倾力帮助村里面的贫困户做了很多好事,

  我们村的变化很大,我们也从变化看到了希望,对脱贫有了信心。学巴底村支部书记泽波感慨道。一年来,倪跃走村串户,帮扶贫困党员呷如江泽脱贫, 免费发放慰问物质4次,包括生活用品、各类衣物、各类蔬菜种子等;协助村两委班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培养村后备干部1名;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购买了格桑花、波斯菊、百日红等花籽,绿化美化村庄所有道路;还经常到孤寡老人生龙拉姆家中走访,帮助她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倪跃真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百姓都视她为亲人。她来我们村第一天,背包都没放,就与我们一起打扫村里的卫生,看到倪跃为了我们学巴底村扶贫工作废寝忘食,让我们很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学巴底村第一书记周雪睿说。

秦艽种植示范基地.jpg

秦艽种植示范基地  

  拉姆拥措一家2口人,家里有6亩土地,种植青稞3亩和洋芋3亩,辛苦一年纯收入4708元。在倪跃的鼓励下,他今年外出务工,每月收入4000元,全年务工收入40000元、加上虫草收入5000元、国家政策性各类补贴5036元,全家今年纯收入54744元,人均27377元。没有倪跃给我的鼓劲,也就没有一年4万元的打工收入,村民拉姆拥措满怀感激地说,“倪跃同志是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王永霞)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