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基层民警在群众工作中面临挑战的思考

来源:井研县人民政府 作者:杜雨青 发布时间:2020-11-25 10:33:04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安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些理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想把该工作做好。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群众工作往往做得不够好。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公安干警就群众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谈些肤浅认识。

一、当前民警在群众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警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减少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剧,民警与群众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不断减少,城镇居民一般都是关门闭户,民警入户调查时经常吃“闭门羹”。而农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在外打工,剩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及孤寡老人,民警入户调查时,大家第一反应就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惹上官司或麻烦,有时解释半天还听不出个所以然。年轻人在忙于自己的工作、老年人因防备心理又拒绝交流。而现正值警察体制改革转型期,老一辈的民警逐渐退休,年轻一代的民警工作还未上手,造成了民警不认识辖区群众、辖区群众没听说过民警的现象大量存在。

(二)群众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群众接触面更加的宽广,再加上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涌入,群众的思想不像过去如此单纯。年长一点的社区民警可能都有体会,过去如果在群众工作中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只要民警出面,说一下这件事情听我的,就这么定了,群众也没有话说,一件事情就解决了,民警在群众的权威性得到完美的体现,而现在遇到这种事情,民警磨破了嘴皮做半天的思想工作,群众可能还是不买帐。特别是在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一些当事群众的需求远远不是公安机关所能够答复解决的,公安机关的处置措施和手段基本上也就是不厌其烦的“做群众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将群众的注意力和矛盾焦点转移到公安民警头上,将民警推上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让民警陷于了“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顶用”的艰难局面,感觉现在群众思想变化了,群众工作难做了。

二、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内在因素:一是部分民警党性意识,宗旨意识不强,在新形势下还在使用过去那种一些已经不适应的“管理者”思维方式开展群众工作,对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亲情。二是部分民警缺乏做好群众工作应具备的各类知识,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处事经验和沟通技巧。特别是新进的年轻民警在群众工作面前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工作被动的局面。三是民警在和群众接触中,遇到冷面孔,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就不愿再深入群众中开展艰苦细致地工作。四是个别民警认为打击违法人员是才是“正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闲事”,很少主动深入街道、社区群众中了解情况,了解治安动态,更谈不上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和互动空间,因此群众基础薄弱了。自然遇事时,就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帮助。

外在因素:一是有困难找警察的提法在群众思想中已根深蒂固。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第一反映就是打110报警。从经济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土地权属纠纷到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种问题,只要发生矛盾,群众首先想到的就是打110报警。很多报警内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职责范围,民警无法解决。但群众却认为既然报了警,这件事就必须由民警来解决。民警解释说此事处理权限在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以外、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群众不理解就认为公安机关在推诿。二是一些群众把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其他社会矛盾的的主要原因统统归责于公安机关,认为公安机关没有管好。三是部分受过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犯罪份子以及不法分子有“仇警”思想,民警在做群众工作时,这部分人就可能借机起哄、生事、刁难民警,抹黑民警形象,让群众与当前社会不正的现象产生联想,使民警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疏远。

三、新形势下基层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一)要提高基层民警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一是要立即转变思维,端正态度。现代警务机制已经向服务型转变,民警应主动适应当前的新形势,转变思维,找准自身定位,敢于并乐于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好朋友、贴心人,努力在群众工作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凡是有利于便民、利民、安民的事都要不遗余力地去做,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在为辖区群众服务中增进警民感情。三是要珍爱对群众的感情。人民警察为人民,贵在爱人民。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是密切警民关系的前提。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群众对我们有着深厚的养育之恩,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这个特殊身份。对待人民群众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更不是假心假意。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满腔热情为群众提供服务。

(二)要提高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一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民警应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与政策法规学习,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公安工作的规定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法规意识、政治理论素养、法律业务素能。二是提高自身素质。理论知识到位了还需强化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为群众释疑解答,处理纠纷矛盾,离不开“脑”和“嘴”。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民警准确捕捉群众诉求,作出迅速应对的基本功。要学习和操练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经常朗读书刊和杂志提升自身驾驭语言、正确表达自身思想的实际能力。三是掌握沟通技巧。要学会在耐心听取当事双方群众陈述辩解,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俗语、谚语等与群众进行交流,运用乡规民俗典故实例等易于群众接受的道理说明感化双方群众,让当事群众心服口服,赢得群众佩服。四是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一个被群众信赖、说话群众爱听、办事群众放心的好民警,必定是言行举止、注重个人形象、爱民亲民的好民警。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警容警姿是否与警察的形象相符让自身的外在形象帮自己说话。

(三)基础民警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和掌握群众真实需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只有贴近群众,深入群众,才能知道老百姓到底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只有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尽心竭力为群众服务,人民警察才能走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基层民警在工作时要时刻注意搜集掌握群众情况,切实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分清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即使是针对某一个案或某一个人,也要详细去了解分析群众意愿。在很多情况下,群众表述的或行动体现出的并不是真实需求,这就需要基层民警多方调查,仔细分析,不可随意定论。

(四)基层民警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群众对待基层民警的态度不是看民警说了什么,而是看民警为群众做了什么,民警要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还必须要坚持从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最需要办的事,真正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在一点一滴中体现为民之心、爱民之情,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会累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增进人民群众同我们的感情。比如:对办好的各种证明、通知单、户口、身份证等,主动送到群众手中。对查破的涉及本辖区内的刑事、治安案件,在第一时间及时通报给受害人及家属。带着法律、温暖和便利走访群众,特别是案件当事人、信访群众、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职工、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走访,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送温暖等活动,这些为民排忧解难的举措无不是拉近民警与群众的距离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的最佳途径。

基层民警只有真正溶入群众当中,到了群众家里不论家庭条件好坏,有凳子不管是干净是脏都能坐下来、水碗端起来就能喝,群众发香烟不管好差会抽烟的接过来就抽。群众不再把你当干部,而是把你当朋友、当亲人了,那我们的群众工作就真正做到群众心里去了,群众真正对你的工作认可了,群众工作也就真正做好了。

杜雨青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