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走进眉山千年古观:探访蟆颐山 寻一方净土

来源:四川乡村振兴网 作者:豆玲惠 黄秋萍 发布时间:2022-09-21 14:38:11

蟆颐山中坐落着一千年古观——蟆颐观又名重瞳观,位于东坡区富牛镇,自唐、宋、明、清一直为眉山胜境,蜀中名观。林峦奇秀、江水碧透、楼阁漫布、幽静清雅,三苏、陆游等文人墨客都曾游览于此,并留下了绝世佳作。

历经兴衰,沧桑变迁,蟆颐山山势依然,蟆颐观内所遗存的碑刻、古木、建筑等仍是相当重要的人文景观。2021年,蟆颐观再次修缮,新增了停车场、登山步道等,登山体验感得到提升,东坡融媒记者带你游览蟆颐观,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东坡文化。

image.png

传说,苏洵于观内求子,后得苏轼及苏辙,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段典故,便把三清殿前的这眼泉水称为老人泉,宋苏洵《张仙碑》也有记载。虽其事尚无法辨真伪,但说明了蟆颐观历来兴盛,颇具影响力。

在老人泉入口,有两块刻有“龙穴”“丹泉”的石碑,泉洞上方刻有“老人泉”三字,由清康熙六年(1667)眉州知州赵惠芽手书,同治二年赐进士出身胡子材题词于洞口。洞口石壁上横镌“仙翁胜境”四字,与周围清幽环境相得益彰。

深入老人泉内部,需要经过34节台阶,越往下走凉意越深。洞内有一石池蓄水,泉水清澈,至今仍在使用,为了安全,观内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设置了一道铁门,平时关闭,取水时方打开。

蟆颐观内有两棵近千年的银杏古树,相传为苏洵求子成功后为了还愿所种,一棵代表苏轼,一棵代表苏辙。后来,道观内道人在树上挂了一盏灯,祈求保佑眉州百姓平安。久而久之,树与神灯就连成一体,被称为神灯树。

每年深秋,叶子金黄,随风舞动,一地金黄,颇有一番意境。这两棵古树历经沧桑,一直存活至今,就像东坡文化一样,一直在东坡大地上延续。

image.png

在后山丛林中,有一尊高大塑像“东坡邀月”,据观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东坡邀月”雕塑,因通往此处的道路杂草丛生,游客难以一睹其尊容。借助无人机,记者拍下了全貌,雕塑高约20米,苏轼一只手拿书卷,一只手端酒杯,颇有把酒临江的豪迈气势,将东坡先生旷达豁然的人生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眉州时期,蟆颐观十分兴盛,船影绰绰,风帆点点。人们乘船至蟆颐观下的水码头,再登望江楼远眺岷江,相传,望江楼曾是苏轼、苏辙两兄弟少年读书地,后被毁于战火。据观内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重现古时盛景,望江楼将于不久后重建。

除此之外,观内还有太岁殿、张仙殿、文昌殿等建筑,“蟆颐晚照”“江乡夜月”入列古眉州八景,“玉蟹呈祥”“丹荔流香”“虎滩钓鱼”“龙洞探云”“米兰撷秀”“紫芝延年”“神灯夜游”“玻璃晓镜”又为蟆颐八景,林林种种的神奇美妙传说,构成了蟆颐山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殿巍巍,山岚萦绕,紫雾氤氲,远眺岷江,好一个净涤身心的灵山胜境。如今,蟆颐山正在申请创建AAA级旅游景区,观内景物也在不断修复中,期待蟆颐观新景象。

(豆玲惠 黄秋萍)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