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联建聚合力。园区按照支部联合、设施联建、产业连片、人才联育、活动联办、基层联治的“六联”模式,联动郑家村及周边瞿家店村等6个贫困村,深度融入景区建设发展,建成樱花园、蜜柚园、药王谷等产业基地12个、1.8万亩,就地解决群众务工15.3万人次,6个贫困村及所有372户1189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党员示范打头阵。设立党员先锋岗,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打头阵,确保园区发展高质量推进,目前,园区已成功引入四川水投天府投入资金2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园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期间,园区全面摸排复工复产项目情况,对市、县重点项目优先复工作出安排,实行“干部包项目”,对每一名干部划分复工项目责任田。实现园区项目建设复工率达100%。
创新模式助增收。探索“景区带村”、“合作社+公司+农户”旅游扶贫模式,依托2大核心景区、3家脱贫奔康产业园、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及2家旅游企业,采取土地租赁、反租倒包、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保证贫困户土地收租金、进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庭院经济赚现金,获得多重收益,引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实现“田园变公园、山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老板、弱村变强村”的巨大转变。目前,郑家村已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村民年人均增收1500余元。(杨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