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峨边县公安局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实施县委关于推进民族团结“四项工程”,把维护民族团结与打击防范、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周密部署、全力推进,不断巩固全县民族团结工作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2月,峨边县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集体三等功”荣誉。
一、统筹布局深耕责任田,扎实铸牢民族团结政治基础。一是置顶站位强推进。成立由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成立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领导小组通知》等文件,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式推进党建、队建和业务三融合,做到目标、责任、措施“三到位”,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末梢渗透抓学习。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政治轮训、专题讲座、支部书记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清明祭英烈等活动载体,持续加大党和国家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学习;充分运用彝族民警识彝文、懂彝规的便利,为汉族民辅警集中研学彝族日常用语、民族工作知识等进行答疑解惑20余场次。在打通基层群众工作交流渠道的同时,引导全警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自觉性。三是文化浸润浓氛围。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彝家夜话”等多种活动方式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宣讲,使党的民族政策深深扎根基层。2024年以来,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共30余场次。精心挖掘公安机关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采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方式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由辖区群众自主创作的《山歌新唱说刘强》等爱警文艺作品传唱广泛,“民族一家亲、警民鱼水情”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固本强基织密防护网,不断凝聚民族团结基层合力。一是警务改革夯基石。构建“大所带小所”警务运行模式,不断深化“两队一室”“交所合一”警务改革,全面精准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一村一辅警”配备人数达90余人,新增社区民警25人,壮大基层治理队伍规模的同时,不断延伸基层治理感知触觉;逐步完成老旧派出所升级改造,建成了4个派出所的“智慧枪库”,购置更新基层执法执勤装备110余套,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守望相助筑堡垒。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不断吸纳民兵队员、企业保安、热心群众等治安积极分子加入巡防队伍,巡防覆盖率和震慑力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先后救助群众70余人次,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9%。以昆仑行动为牵引实施“生态警务”,依托“河长+林长+警长”机制配备专业巡防队伍,联合辖区巡护员常态化开展险情排查、现行发现、安全劝导等工作80余次。从基层民警中选派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设置“护学岗”34个,按照“干警+青年男教师+校园保安”队制规格量身打造校园“最小应急单元”34个,携手群防力量、学生家长等执行护校“高峰勤务”140余次,持续激发各民族团结互助共鸣。三是消弭隔阂聚人心。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五小”问题(即:小矛盾、小纠纷、小困难、小情绪、小案件)探索实施矛盾纠纷“三调”联动调解机制,在彝族家庭纠纷等问题上创新引入德古调解制度,实现了“解群众急难、促民族团结”的工作目标,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2024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00余起,全力奏好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曲”。
三、打服并重绘就同心圆,坚决筑牢民族团结安全屏障。一是重拳整治祛疴疾。剑指“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森等影响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部署开展“制胜”“清源断流”“昆仑”等多个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2024年以来,成功侦破涉毒、破坏环境资源保护、黄赌案件29起,社会治安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县各族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二是服务提档暖万家。不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延期办、特事办、外地办等便民服务措施,整合户政、出入境、治安业务,梳理服务事项二十余项,全方位培养一专多能、群众满意的“全科警长”,实现“一窗通办”窗口全覆盖,办事群众满意率达100%。针对彝族群众热切关心的新房落户、子女入学等问题,安排专业彝族工作人员现场答疑、解释政策、协助填报,确保每位来访群众都能切实感受到服务温暖。2024年以来,为群众办理办结身份证、户口迁移等业务8000余人次。三是强化管制除隐患。紧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集中组织开展“减量控大”“三超一疲”等交通违法整治专项行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万余起。在暴雨山洪和冬管季节,对临崖临河、路面结冰等危险路段提前制发交通管制方案,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累计帮助群众脱困、转移140余人次。持续加大社区警务走访排查力度,加强对民爆危化品、枪支弹药、散装汽油等违禁物品的安全监管,督促寄递物流企业严格落实“三个100%”工作措施,加强“五小场所”日常检查频次力度,全力守护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以来,累计检查各类行业场所65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4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