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断卡”在行动 !眉山东坡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两卡”类犯罪案件

来源:东坡区人民法院 作者:徐晓 发布时间:2022-05-25 17:59:24

5月23日下午,眉山市东坡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两卡”类犯罪案件,并将法制课堂搬至法庭,齐通中学近一百名学生旁听了案件的审理。

1653472785(1).jpg 

基本案情:

被告人徐某明知他人为犯罪分子转账洗钱,仍提供本人银行卡并通过刷脸认证等方式帮助转账14余万元,经本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徐某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综合徐某有从犯、自首、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1653472800(1).jpg 

庭审后,本案主审法官对参与旁听的学生以“学法、知法、守法,警惕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等诈骗犯罪”为主题进行法治宣讲,通过以案说理,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如何防范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并告知同学们多关心家人,尤其是家中老年人,防止他们遭受诈骗犯罪侵害。

本次法制课堂活动,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653472817(1).jpg 

法官提醒:

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卡账户和电话卡均属违法行为,每一张“被出卖”的银行卡、手机卡,都可能成为电信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工具,请大家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切莫贪图小便宜,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徐晓)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