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泸定法院联合县公安局、林草局 对判决补植复绿情况进行实地回访

来源:泸定法院 作者:何江飞 发布时间:2022-05-17 20:42:16

1.jpg

4月28日,泸定法院与县公安局、林草局工作人员来到兴隆镇阳山村、泸桥镇下田村补植复绿点,实地回访查看王某、邓某等被判处刑罚人员的补植复绿实施情况。

5f91156512596d8080bbb5f2c37a53d.jpg

2018年王某、刘某等4人分别在兴隆镇阳山村子母坪开垦集体林地,将林地中的白杨树、松树、灌木等植被砍伐后种植花椒、玻璃瓜等经济作物,各当事人共破坏林地约30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依法被判处罚金、拘役等刑罚;2020年邓某在种地过程中,使用打火机烤“馍馍”,引发火灾,森林过火面积达6.1公顷,其被判决要求刑满释放后继续按照“植被恢复方案”对6.1公顷过火面积进行补植、管护。

af35b9c56fe32973e25c65ddac3856f.jpg

泸定法院、县公安局及林草局工作人员通过询问当地村组干部、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遥控无人机勘察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等方式对王某、邓某等被判处刑罚人员的补植复绿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IMG_2066.JPG

通过回访发现,补植复绿总体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人员补植复绿工作开展不力,补植复绿情况未达到相关要求,工作人员现场对其进行了批评督促,要求其积极履行判决内容,恢复植被。(何江飞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