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榜样力量|隆昌市法院立案庭:发挥司法技术能动作用促调解助审判化纠纷

来源:隆昌市人民法院 作者:钟 艳 发布时间:2021-04-26 10:03:07

近年来,隆昌市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被省高院表扬为全省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是内江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法院2021413日,隆昌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作为“全省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受到中共隆昌市委书记林双全,市委副书记、市长蒋学飞的亲切接见。

从“实”入手,为审判执行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司法技术工作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辅助工作之一。一直以来,隆昌市法院积极规范司法评估、鉴定、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以来完成了各类司法鉴定案件860件、评估类案件206件、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4件。

2019年完成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后,隆昌市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归口立案庭。现有专职从事司法技术的干警两名,主要负责对外委托鉴定、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技术咨询和审核等司法技术辅助工作。

制定完善了相关工作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对外委托鉴定、评估工作,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从“细”着眼,将司法技术工作前置进入调解环节

  司法技术工作专业又琐碎,鉴定结论是认定案件事实、公正裁判的关键证据,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司法技术人员需要反复与法官、鉴定机构及当事人沟通,并反馈意见,实现司法鉴定与审判执行无缝对接,树立服务意识,多听当事人倾诉,才能做好法律释明等便民服务。

隆法一.jpg

20198月,交通事故审判庭受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肇事车辆失控,损毁了数辆停在街道路边待售的电动车,启动鉴定赔偿程序。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司法技术人员发现鉴定机构收取的鉴定费用极其昂贵,达到与损毁车辆的价值基本相当的程度,而鉴定费用又是不计入保险赔付范围的,这会给当事人增加诉讼成本。司法技术人员考虑到没有必要在本身案件标的额不大的情况下增加额外费用,于是出面为双方协调,经过与当事人耐心沟通,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赔偿数额,双方认可,不再鉴定。

所有的司法技术鉴定中,医疗纠纷鉴定案件最繁琐——技术要求高、费用高、周期长、责任大,处理这些工作非常辛苦。

立案庭2.jpg

隆法三.jpg

20213月,一起医疗纠纷鉴定案件进入鉴定程序。患者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住院,做完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出现病情恶化,转院后出现脑梗死。原告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起诉医院,要求赔偿。由于医疗技术鉴定的复杂和不确定性,法院按程序接连选定的两家鉴定机构都拒绝鉴定。原告异常着急,情绪很烦躁。司法技术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根据自己对鉴定机构的了解,做了大量的咨询工作,向原、被告推荐了多家能做该案鉴定的鉴定机构,最终医患双方协商确定了其中一家鉴定机构,替当事人解决了纠结在心底的难题,现在患者正在等待医疗鉴定机构的结果。

从“严”把关,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司法鉴定涉及问题多是案件矛盾的集中体现,而程序公正是确保鉴定结论有效使用的根本保障。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案,坚持原则,不受外界干扰,才能办好案、办铁案,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202010月的一天,司法技术人员匆匆赶到成都某鉴定机构,发现被鉴定人和他的代理律师已经提前到了,而且发现他们已经和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先行沟通好了,已打算进入相关鉴定程序。凭着司法技术鉴定工作的职业敏感和操守,这不符合鉴定程序要求,司法技术人员立即严厉要求中止即将开始的鉴定程序并更换鉴定工作人员,以保证鉴定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在司法技术人员的坚持下,一场符合法律程序的司法技术鉴定最终重新开始……

始终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保清廉的司法要求,隆昌市法院司法技术案件公开率达100%。无一件涉及司法技术的案件引起当事人的信访、举报。

隆昌市法院立案庭将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努力探索司法技术工作新方法,为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提供坚实的保障。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