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格措杜鹃灼灼到塔公草原牦牛踏青,从新都桥光影鎏金到情歌城樱雪簪春,从喜马拉雅文化潮牌集聚到马队巡游山歌联动……当“花海盛放”撞上“四月八转山会”,这个五一,康定以高原花色、传统民俗为笔,以法治清风为墨, 绘就了一幅“景中有法、法润情城”的文旅新图景。
在这幅绝美画卷中,康定法院紧扣“文旅之州”发展战略,主动延伸司法触角,践行“枫桥经验”,以“法治+文旅”融合为谱,以“云端护旅、品牌赋能”为弦,在雪山、花海、圣湖间奏响“平安游、舒心游、文明游”的法治交响曲,让游客在“情歌故里”感受“诗与远方”的法治温度。
云端护旅“一键达” 纠纷化解“加速度”
聚焦游客“指尖维权”需求,提前谋划并公布旅游纠纷诉调中心流程图,开通涉旅纠纷法治服务专线,深化“枫桥经验”高原实践,实现法治服务“不打烊”,五一期间,通过涉旅诉讼服务专线帮助游客解决纠纷10余次;同时,依托12368、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不断优化“调解优先、诉讼兜底”解纷路径,完善涉旅纠纷“线上调解+电子送达”功能,实现“数据多跑路、游客少跑腿”,以“一景区一法官”为载体,在若吉景区、木格措景区、木雅圣地等设立诉讼服务站点,指派法官担任快处机制联络员并公示联系方式,提供“伴旅式”服务,跑出解纷“加速度”,五一期间,依托线上平台帮助游客化解纠纷3次,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景区”。
品牌赋能“五一游” 景中普法“沉浸学”
依托“红色贡嘎·法耀天平”“正义雪莲”等法治品牌,以“法治课堂”进景区为载体,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等打造“沉浸式”普法体验,让法律知识“随风入景、润心无声”。五一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服务群众1000人次,提供诉讼指导和法律咨询30人次。
若吉景区
“这份法律指南请查收,旅游途中遇到纠纷不要慌……”5月1日,康定法院“法庭110”干警们在若吉景区摆起“普法摊”,将法律服务延伸至旅游一线。干警们热情满满,一边向过往游客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一边化身“传统文化推介大使”,向游客们详细介绍鱼通文化、若吉村风土人情、康定四月八转山会及周边旅游景点,实现“法治+旅游+文化”三向奔赴。
木格措景区
5月2日—5月4日,康定法院“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法官们深入木格措景区,在游客中心设置“法治服务点”,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积极向游客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知识,并结合审判实际,以案释法,详细解析旅游合同、消费维权等法律问题,指导游客依法维权,营造“人在景中走,法在身边学”的良好法治氛围。
“诚信经营是立身之本,我们要共同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在牦牛肉烧烤摊前、咖啡售卖窗口……康定法院“石榴籽”调解室的法官们化身“普法使者”,锚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点,针对商户们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从合同订立的细微条款到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关键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商户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优化“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岳万巧)
木雅圣地
5月5日,康定法院巡回法庭的法官们深入木雅圣地,围绕游客们关心的人身、财产安全、旅游合同等法律问题,通过“案例式讲解+趣味问答”的方式,将“流动的巡回法庭”变为“行走的普法讲堂”。“根据旅游法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多久公布……”“哈哈,我知道是6个月……”趣味问答环节,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木雅大地上,他们笑着学法、笑着打卡、笑着带走“法治护身符”。
五一假期虽落幕,但法治护航永不停歇。康定法院将以法治服务“小切口”推动基层社会“大治理”,当好“情歌城法治守护者”,以司法之力护航康定文旅高质量发展,让法治成为康定旅游最亮丽的“底色”,奏响“法旅融合”的“新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