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喜讯!巴中市恩阳区消防救援大队荣获 2021-2022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来源:巴中消防 作者:杨佳 发布时间:2022-08-17 11:48:23

近日,四川省共青团委员会发文公布2021-2022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候选集体名单,巴中市恩阳区消防救援大队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巴中市恩阳区消防救援大队于20178月正式成立恩阳区消防救援大队,下辖6个政府专职消防队,主要担负全区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大队现有人员中团员、青年人数占 68%以上。

一直以来,恩阳区消防救援大队始终把“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消防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主导思想,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的文明素质,有力地促进了队伍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大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创建先进单位”“改革转制先进单位”等省市级表彰10余项,上级授子个人嘉奖8人次,出色地完成了以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为中心的各项重点任务。

以品牌树新风,强化青年队伍政治教育。始终以训词精神为指引,筑牢队伍理想信念。坚持把绝对忠诚作为最好的传承,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认真学习党的最新会议和理论精神,准备把握、认真领会、奋进实践习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扎实推进 “四史”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教育活动。用足用活驻地红色资源,在烈士陵园、问心堂等红色爱国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在“红色走读”“政治仪式”中赓续红色血脉、筑牢报国心魂。

以服务除隐患,打造一流青年执法队伍。大队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宗旨,不断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全力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2021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892次(家),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934处,行政处罚案件96起,临时查封22起,责令三停10家,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家,整改销案1家,火灾隐患存量实现减少。组织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培训110余次,培训消防安全明白人”6000余人;利用村村通广播、社区村居板报橱窗等媒介,借助户外大屏、楼宇电视、微信工作群发布推送各类消防安全知识5000余条次;通过短信发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120000条;通过电视台播放消防安全公益广告20余条,滚动播放消防安全提示字幕4000余条;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标语、制作展板等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设立展板、标语30余幅,直接受教育群众10余万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有效提升。

以忠诚显担当,打牢青年队伍战斗精神。大队主动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定位,扎实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 深入开展了易燃易爆、车辆交通事故处置、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远距离供水、高层建筑、水域灾害救援、危险化学品处置技术等各类操法训练和实战演练70余次、六熟悉”90余次,修订完善预案54份。2021年以来,共接处警676起,其中火灾154起,出动消防车822辆次,出动人员4390人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87人,抢救财产价值2972.4万元,成功处置“2.17”渔溪镇桂花村土地垭弥陀寺火灾、“7.12”成巴高速车辆火灾等事故,灭火救援零伤亡,保障了辖区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以实践促服务,打造青年队伍服务理念。大队秉承消防救援队伍扎根辖区、奉献辖区的消防精神,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学雷锋、烈士陵园祭扫、我为烈属献爱心”“金秋助学”“9.5中华慈善日爱民实践活动,共计捐款1万余元;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走访慰问辖区社会福利院、老红军、烈属等,帮扶慰问困难群众20余户,队伍爱民助民形象深入民心。结合创文工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走进包保社区进行卫生大扫除,通过检查维护消防设施、入户开展宣传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大力弘扬消防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打造消防“火焰蓝”名片。被区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志愿服务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的高度肯定。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