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中通江法院“执行110”执出案件“加速度”

来源:通江法院 作者:李文瀚 发布时间:2022-03-11 12:25:06

  为增强执行工作的威慑力和执行实施的快速反应能力,破解被执行人难寻、财产难找的难题,今年以来,通江法院创新举措,推行“执行110”工作机制,助推执行案件提质增速。
  
  聚焦短板,执行管理警务化。依托执行指挥中心设置24小时线索举报热线,制定线索举报处置实施细则,明确受理范围,规范处置流程,建立红、黄、蓝3个预警线索等级,根据线索紧急程度分类核实处置。依托执行指挥中心组建执行外勤警务团队,单独配备警务出勤车辆,实行A、B岗全天轮班备勤机制,随时处置核查线索,杜绝执行时间真空,提升执行警务效率。“执行110”自运行以来,累计接听电话465次,出警127次。
  
  凝聚合力,执行方式联动化。紧盯法院查人找物人力不足、线下渠道受限等问题,依托执行110警务外勤团队,与公安就执行中的查控人员、扣押车辆、实施拘留等工作建立协作机制。及时向全社会公布执行110警务电话,选派专人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鼓励申请人及案外群众提供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协助执结案件7件,接收各类财产举报线索298条,查实42条,成功找到被执行人37名,实施拘传、拘留28人次,执行到位标的89.31万元。
  
  激发动能,执行回访常态化。注重案结反馈与过程反馈相结合,对执行110接收线索出警执行的案件,指定专人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重点回访接警出警速度和执行干警的廉洁行为,收集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达成和解协议的终结执行案件跟踪督访,积极督促被执行人按时履行债务。邀请电视台对执行110执结案件回访制度进行跟踪报道,提升“执行110”的社会知晓度,引导人民群众提供执行线索。截至目前,回访案件276件,督访案件7件,收集案件办理意见建议17条,督促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履行标的款12.38万元。
  
  


责任编辑:杨海燕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