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司法温情弥合亲情裂痕 当庭履行彰显法治温度

来源:南江县人民法院 作者:冉京艳 发布时间:2025-05-07 10:13:27

近日,南江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共有物分割纠纷案件。经过法官耐心调解,被告蒋某乙当庭向原告苏某某支付20万元现金,该案圆满化解。

1746584038435.jpg

“感谢法官,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纠纷,更挽救了我们祖孙之间的亲情!”在南江法院家事法庭内,年近七旬的苏某某接过被告蒋某乙当场支付的20万元时激动地说道。这起历时2个月的纠纷,在法官的悉心调解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9月,原告苏某某的儿子蒋某甲在工地突发疾病不幸离世,被认定为视同工伤。保险公司向蒋某甲之子蒋某乙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费用103.8万元,蒋某乙收到钱后未向共同拥有份额的原告苏某某进行分配,并拒绝苏某某的联系,最终祖孙俩对簿公堂。

1746584060200.jpg

承办法官阅卷后发现,案件表面是金钱之争,实则是情感之困,如果一判了之,可能会引发后续执行问题,更会彻底破坏家庭关系,便决定组织调解。在调解现场,法官采用“情感疏导—法律释明—利益平衡”三步工作法。先让双方在调解室倾诉诉求,再由法官介入疏导情绪,待对立情绪缓解后,法官进行充分释法明理。“法条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温暖的,你们都是蒋某甲最亲的人,他去世了,你们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承办法官的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经过连续3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原告苏某某收到现金后当庭表示撤诉。

“每个家事案件都连着民生,系着民心”,这场涉及三代人的调解,不仅续写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佳话,更诠释了“南法家事”化解纠纷、修复亲情的深刻内涵。据悉,南江法院自成立家事审判法庭以来,已通过“调解+即时履行”模式化解家事纠纷163件,主动履行率达67%。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