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雨城区余家村:探索党建引领“五带五兴” 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雨城区委组织部 雨城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26 17:28:14

近年来,雨城区周公山镇余家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五带五兴”促乡村振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图片1.jpg

组织带动兴治理

实行“一肩挑”,村“两委”干部按“4+N”体系配备,带领基层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构建网格自治体系。建立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村-组-户”三级治理体系,划分为24个网格,实行“多员合一、一人多岗”,设置83名网格员,联系348户农户。

搭建协商共治平台。建立“有事来协调”机制,明确议事协商“四不议”、协商“三议”,灵活选择田间地头等协商场所,累计开展“有事来协商”民主协商13次,解决民生实事13件。

推动司法为民进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法治图书角,每周定期安排驻村律师坐班接待咨询,提供调解案件受理、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通过微信群、村村响等媒介开展法治宣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贯通,打造“10分钟法律服务圈”。      

图片2.jpg

人才带动兴产业

通过党政人才帮扶带动、社会能人项目带动、高校精英智力带动等方式,推动余家村产业大发展。

党政人才帮扶带动。建立党政人才“四个一”帮扶体系,指导余家开办生态农家乐、特色烧烤、卤串串10余家,月均吸引食客10000余人次,用乡村美食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拓宽收入渠道。

社会能人项目带动。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回引专业人才杨晓军回村注册投资雅安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特色农产品300余亩,拓展采摘体验旅游特色景点,直接受益农户135户,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7万余元。

高校精英智力带动。同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签定“党建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促成校地合作。高校教师和农学专家到村开展法制教育、党史教育、讲党课、盆景制作指导等活动10余次。

新风带动兴乡风

以“四项教育”“积分评比”“四会一约”为抓手,倡导文明新风,促进乡风文明。

以“四项教育”为引领,弘扬优良家风。依托“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和“村村响”,开展文明新风、环境卫生等四项教育,以文化塑造新型农民,培育最美乡亲,弘扬良好家风。

以“积分评比”为载体,培育最美风尚。每季度围绕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等5项标准评选“星级文明户”和“十佳”村民,在正面引导和互评互比中养成良好风尚。

以“四会一约”为保障,构建最美秩序。切实发挥余家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利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等方式树立文明新风尚。

服务带动兴和谐

落实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实行全日制坐班,下沉政策咨询、日常事务代办等62个服务项目,实行“三线工作法”,提高为民办事服务水平。

线上服务解民忧。开通“余家村一家村”微信群,打破8小时工作制,为余家村民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线下服务纾民困。创建“151”工作思路,便民服务室接到村民诉求后,在1小时内同诉求人联系、5日内办结、问题解决后1日内向诉求人答复反馈,半年来代办、帮助解决148项事务,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高效办。

线外服务暖民心。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免费提供上门服务,将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搬进群众家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图片3.jpg

示范带动兴生态

建立健全环境保洁、垃圾处理、绿色发展三项机制,示范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建立环境保洁机制。实行网格员分区分片设岗定责,每日开展村级卫生清理,每月进行绿化整修维护,扎实开展“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覆盖率达100%。

建立垃圾处理机制。建立“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分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全村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达100%。

建立绿色农业发展机制。大力减少化肥农药量使用。探索农药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使用环保地膜,积极推进秸秆还田100%,提高农田综合使用效益。

(雨城区委组织部、雨城融媒)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