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名山区检察院以精神文明建设 助推检察事业全面发展

来源: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杜勇 何云超 李娟 发布时间:2020-09-07 15:37:49

近年来,名山区检察院不断巩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坚持抓载体强落实,抓业务强服务,抓特色强实力,凝心聚力向省级文明单位迈进,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检察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四川省检察系统先进集体,控申接待室连续12年保持“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

抓载体强落实,“三个抓手”丰富文明元素,夯实为民根基。一是以建设文明细胞为抓手,激发创建活力。开展“文明职工、文明科室、文明窗口”评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培育职业精神;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光盘”等节约用餐行为;弘扬传承家规家训,积极参与“最美家庭”评选,多名干警家庭被评为县级以上“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二是以深化志愿服务为抓手,履行社会责任。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拍摄《学雷锋—检察官的公益广告》,积极投身创城宣传、卫生清扫、文明劝导等“两城”创建活动。三是以结对共建为抓手,增强干群感情。开展“检校共建”,形成“检校区家”四位一体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宣讲新模式,未成年人保护微电影《树》获法治雅安新征程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开展“检镇共建”,建立以“环境保护流动检察室”、派驻检察室、公益诉讼工作站为载体的工作体系,全方位参与城乡基层治理;开展“检村共建”,34名干警结对帮扶36户贫困户113人,协助争取资金6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道路交通、产业发展问题;投入近4万元打造周坪法治文化新村,努力促进联系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

抓业务强服务,“三个坚持”提升文明质效,争创一流业绩。一是坚持建立机制,优化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保障措施。制定《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与区工商联会签《关于建立健全区检察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帮助民营企业健全制度、合法经营、健康发展。二是坚持强化监督,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36人;依法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12件,支持51名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48万元。三是坚持多向发力,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合规经营。开展“民营企业家走进检察院”、“检察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坚决纠正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某民营企业拖欠国有土地出让金行为,向国土管理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促进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326万元;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对10余家企业复产复工、疫情防控情况开展检查,促进企业防疫生产两促进。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检察系统(2016-2019年)先进集体”。

抓特色强实力,“三个品牌”拓展文明成果,树立良好形象。一是突出文化浸润,打造“和正清雅”检察文化品牌。归纳提炼“和谐、气正、风清、雅趣”文化品牌,在机关办公区呈现茶法相融检察文化,打造党员之家、院史荣誉室,开设“道德讲堂”,培养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成立“青工委”和文学、摄影、书画、文艺、体育等兴趣小组,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情景剧《不忘初心》在全市检察机关展演中获一等奖。二是突出民生检察,打造“MS360”城乡基层治理品牌。搭建“三条网络”,构建“三个平台”,组建“三支队伍”,把“六大活动”下沉村组社区,全覆盖零距离参与城乡基层治理。“MS360”品牌列入名山区2020年自主创新改革项目,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孝勇、区委书记金武分别给予肯定,省检察院《检察工作简报》、市委《雅安改革动态》刊载做法。三是突出党建引领,打造“检察蓝·党旗红”机关党建品牌。构建党建+法律监督、党建+法治宣传、党建+便民服务、党建+脱贫攻坚、党建+检察文化五个体系。省、市、区党建工作现场会将该院作为参观点,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乐山市检察机关、吉林省延边州等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交流,省直机关工委领导、省直机关工委党校党建专家多人多次调研指导。2019年,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党支部、雅安市先进党组织、雅安市首批“绿色发展·党员示范行动”共产党员示范团队。(杜勇 何云超 李娟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