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喜报 ! 耍惹阿觉获评“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来源:乐山市司法局(乐山普法) 作者:邹汶瑾 发布时间:2023-12-05 16:47:49

热烈祝贺

image.png

12月4日,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公布2023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名单,我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依乌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耍惹阿觉获评“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乘风破浪 共同前进

新时代的“德古”担当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黑竹沟镇依乌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耍惹阿觉

image.png

耍惹阿觉,46岁,现任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依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8年来,耍惹阿觉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他始终坚持把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德古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成功探索创立了“阿觉双语人民调解工作法”。近五年来,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化解复杂矛盾50余件,经验作法作为“德古工作法”主要内容,被中央统战部推广。他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主任、“先进德古个人”。2023年10月,耍惹阿觉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他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并作为调解员优秀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注重学习,善于实践,在调解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image.png

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耍惹阿觉深知人民调解工作是为党解难、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的重要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主动向老一辈“德古”学习彝族习俗,努力熟悉彝区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和案例,掌握“德古”调解方法技巧;另一方面,他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并通过自学参加成人高考获得本科法学文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长年累月的学习中,耍惹阿觉储备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和彝区矛盾纠纷化解知识,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成为一名熟练化解各种矛盾的行家里手。

调解纠纷时,他除了需要在掌握事情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外,更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法治观念比较淡薄,特别是遇到人身损害类纠纷时维权难度很大。2018年6月13日中午,耍惹阿觉在调解室调处一起邻里纠纷时,电话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接通后,对方说话语速缓慢而深沉,感觉悲恸欲绝,对方问他是不是调解员耍惹阿觉?说他的孩子在贵州务工发生了意外,之后与施工单位由于语言交流障碍、民族习俗等原因迟迟达不成协议,想邀请他去调解。耍惹阿觉得知情况后第二天便带领家属代表一同前往贵州。赶到事发地后,耍惹阿觉仔细查明案件事实,悉心了解双方当事人诉求,用彝语和彝族风俗习惯对当事人开展思想工作,用汉语与施工单位律师进行交流和协调,经过7天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施工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赔偿费共计127万元。

重注预防,调防结合,积极探索创新人民调解新路径

image.png

基层调解工作繁杂琐碎,但耍惹阿觉认为,践行为民初心就是要体现在一次次、一件件、一趟趟调解为民的实事里。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村调解员每周轮流到村民中走访座谈、拉家常,每月至少组织1次“调解问计坝坝会”“纠纷线索征集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4年来帮助群众解决问题300余个,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2022年,村民曲别其某与沙玛某某因婚姻纠纷引起双方家属人员聚集,镇街道被围得水泄不通。接到电话后,耍惹阿觉立即赶往现场,当时现场情况复杂,双方家属互不相让,矛盾眼看就要激化升级,耍惹阿觉先想办法稳定住双方家属的情绪,在此过程中,他一度被双方家属团团围住,但他没被这种场面吓住,耐心细致地向双方家属讲法律、讲利害。待双方家属情绪慢慢稳定后,他抓住矛盾缓和时机邀请本地德高望重且熟知彝族民俗的“苏易”(彝族有威望的老人)、“德古”等共同参与调解。考虑到双方家属人数众多,且情绪激烈,通过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向双方家族代表讲情理、讲法律、讲民俗,最终促成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并跟进做好司法确认,成功避免了因婚姻纠纷引发上百人聚集的群体性事件发生。耍惹阿觉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调解方法,化解了当事双方的恩怨,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彝族人,在父辈“德古”调解员的熏陶下,耍惹阿觉一直以来就对人民调解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子承父业,成为一名调解员后,耍惹阿觉在调解工作实践中发现,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大多是由于法不明、理不清造成的,而老百姓之间发生纠纷时也更乐于借乡土文化、用乡音乡情、靠乡土办法来化解。如何使国家的法与民族的情相结合,变成老百姓听得懂、感受得到且易于接受的东西?这成了耍惹阿觉时常思考的事情。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向老一辈“德古”学习,耍惹阿觉积极探索独具彝族文化特色、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德 古”调解新模式,把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少数民族习俗和国家法律法规相融合的“阿觉调解法”,融合讲情、讲理、讲法、讲民俗、讲传统“五讲”,运用“双语 调解法”“亲情调解法”“背靠 背调解法”等“五法”调解方法,把“五讲”贯穿于“五法”,将“五法”应用于纠纷化解,根据不同类型案件及当事人实际情况和特征进行灵活细致的调解。

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强化群众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

大小凉山彝区是一个“一步跨千年”的地区,地区法治资源比较匮乏,群众整体法治素养偏低。针对这一情况,耍惹阿觉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向上级机关争取,率先在全县将村调委会与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视频连通,联系邀请帮扶单位领导担任“德古”人民调解指导员和法治宣传员。坚持“一周一学”学习制度,每周召开学习分享会,通过人人学习、人人领读、人人谈体会,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曾经的法律“门外汉”如今都成了法律“明白人”,成功实现了“民间德古”向“德古人民调解员”的角色转换。在多年的调解工作实践中耍惹阿觉发现,对少数民族群众“一板一眼”讲法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他走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中间,把法治宣讲搬到群众身边,用身边的最典型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法律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近4年来,累计开展普法活动36场次、家访夜话300余场次。近10年来,耍惹阿觉所在的村未发生一起上访、上诉和刑事案件,法治的种子在依乌村高山峡谷间落地生根。

耍惹阿觉是一名人民调解员,也是峨边特色的基层理论品牌——“德古彝汉双语”讲堂的一员。这些年,按照四川省司法厅关于人民调解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耍惹阿觉致力于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与老百姓“围圈圈”“排排坐”,倾听群众声音,反映群众需要,用“彝家话”和“民间理”拉近距离、理性引导。他积极响应全县“移风易俗三年攻坚行动”,宣讲移风易俗、环境治理、天价彩礼整治等,成功劝解多起“高价彩礼”和丧葬铺张浪费行为。

调解如春风化雨,调解将干戈化为玉帛,28年来,耍惹阿觉亲自参与化解的矛盾纠纷上千起,历年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他的传承与弘扬、热爱与坚守、努力与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彝区和谐稳定贡献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