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中市交通运输局:牢记宗旨使命 践行为民初心

来源: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 作者:聂发志 发布时间:2021-09-16 21:44:12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为群众办实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巴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为群众办实事”思想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出行难”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

新建3个公交站台。今年4月,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尖山寺村村民致电巴中广播电视台有关栏目热线称,尖山寺村位于北环线玉皇庙隧道和土门垭隧道一带,附近居住人口密度较大,26路公交从家门口经过,但因未在该路段设置公交站台,进城难、乘公交难一直困扰着周边居民。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深入北环线玉皇庙隧道和土门垭隧道之间实地踏勘,充分听取尖山寺村民诉求,并于7月底前建成土门垭公交站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该村村民出行。此外,新增设的光正实验学校公交站、佛江路公交站均已在建设中,不久即可投入使用。

   增设2个临时配载点。巴城原白云台农村客运站搬迁到汽车北站后,巴城西南方向农村客运车辆进城后停靠不便问题一直较为突出。为解决前述问题,今年以来,巴城增设广电中心农村客运配载点和白云台农村客运配载点,既解决了农村班线车辆站外揽客、不规范停车问题,又方便了群众出行。目前,2个农村客运配载点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深入实施“金通工程”。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是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兜底性目标,也是助力民生大改善、产业大发展、旅游大提升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倾力打造“金通工程”和“天府交邮通”两个品牌,推动平昌县争创“金通工程”样板县。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1302辆乡村客运车辆外观和标识、2064名从业人员工牌工装、2380个招呼站(牌)公示内容“四统一”,成功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招呼站全覆盖,方便了群众安全、集中乘车,掌握乘车信息。同时,根据建制村人流量少、位置偏远的特点,开行符合群众出行特点的“赶场”车、“周末”车,让农村群众实实存在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